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87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1
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属于油井勘探生产领域,包括外管,外管内部套装有内管,内管外周与外管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管外周下端的壁厚增大并与外管内壁固定连接,外管上端外周固定套装有上接头,外管下端则固定安装有下接头,外管外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相向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环槽,外管外周滑动密封配合装有滑套,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环槽,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环槽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压不仅实现了现有封隔器的封隔井道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封隔器的位置微调,和被卡住后模拟“蠕动”的动作自主脱困,大大降低了作业和回收难度,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井勘探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油井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压缩式液压封隔器,以便于对井道进行阻断封闭,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井深多在几百米乃至上千米,在投放封隔器时很难一次将其精准投放于预定位置,往往需要井上人员反复抽送油管进行位置微调,而长达几百上千米的笨重油管很难将一端的位移准确的传递到另一端,使得位置调整工作非常困难和缓慢,另外在取出封隔器时,封隔器由于长时间的固定经常会卡在原位,直接拉拔油管轻则导致封隔器损坏,重则直接拉断油管或封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包括外管,外管内部套装有内管,内管外周与外管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管外周下端的壁厚增大并与外管内壁固定连接,外管上端外周固定套装有上接头,外管下端则固定安装有下接头,外管外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相向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环槽,外管外周滑动密封配合装有滑套,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环槽,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环槽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滑套上下两端与对应第一环槽的槽内端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滑套外周上固定安装有三块上下分布的环板,相邻两块环板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胶筒,滑套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油通道,下侧的进油通道与下侧胶筒内腔相通,上侧的进油通道与上侧胶筒内腔相通,滑套上下两端朝向外管一侧分别开设有销孔,外管上部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滑动密封配合设有第一插销,第一插销和第一通孔朝向外管内腔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内管下部横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内管和外管并与下侧第一环槽相通,第二通孔内滑动密封配合设有第二插销,第二插销和第二通孔靠近内管内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外管上端横向开设有第一进油孔,第一进油孔与上侧第一环槽内腔相通,内管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油孔,第二进油孔贯穿内管和外管并与下侧第一环槽内腔相通。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所述的第一固定套相向一端外周分别固定套装有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相向一端开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腔相向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环形毛刷。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所述的第二固定套外周固定安装有数个滚轮。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所述的内管外周固定安装有数个顶块。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时用户将本专利技术投放入预定封堵位置,若本专利技术的投放位置正确,那用户只需同时为外管和内管内腔注入相同压力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和进油通道同时注入到两个胶筒中,胶筒膨大将井道封闭即完成封隔;若封隔器的位置稍有误差需要向下微调,用户单独向内管注入液压油,下侧的胶筒首先膨大贴紧井壁,随着下侧第一环槽内部液压进一步增大,滑套会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上滑动,从而反向推动外管和内管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滑套向上滑动时下侧的销孔会与第二插销对齐,内管内的液压会克服第三弹簧的弹力将第二插销插入下侧销孔中,从而限制住滑套无法继续移动,此时用户对内管进行泄压,胶筒首先收缩与井壁脱开接触,随后第三弹簧会将第二插销从销孔中拔出,最后滑套在第一弹簧拉动下重新恢复原位,本专利技术在制造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拉力需小于胶筒膨大时的压力,以确保在插销缩回之前胶筒先缩小,用户只需多次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借助下侧胶筒的位移将本专利技术不断向下拉动,以此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位置向下微调的功能;而当本专利技术的位置需要向上微调,或者本专利技术在两个胶筒泄压完成后仍被卡住无法拔出时,用户单独对外管注入液压油,此时上侧的胶筒会先膨大贴紧井壁,然后滑套向下滑动,将外管和内管向上推动一小段距离,用户重复向外管进行打压和泄压动作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向上位置微调或自主“蠕动”脱困;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不仅实现了现有封隔器的封隔井道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封隔器的位置微调,和被卡住后模拟“蠕动”的动作自主脱困,大大降低了作业和回收难度,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
[0011]附图标记:1、外管,2、内管,3、第一固定套,4、滑套,5、第二固定套,11、上接头,12、下接头,13、第一通孔,14、第一插销,15、第二弹簧,16、第一进油孔,21、顶块,22、第二通孔,23、第二插销,24、第三弹簧,25、第二进油孔,31、第一环槽,32、第一弹簧,41、环板,42、胶筒,43、进油通道,44、销孔,51、第二环槽,52、环形毛刷,5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1,外管1内部套装有内管2,内管2外周与外管1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管2外周下端的壁厚增大并与外管1内壁固定连接,外管1上端外周固定套装有上接头11,外管1下端则固定安装有下接头12,外管1外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3相向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环槽31,外管1外周滑动密封配合装有滑套4,滑套4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环槽31,滑套4
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环槽31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滑套4上下两端与对应第一环槽31的槽内端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2,上下两侧的第一弹簧32会给予滑套4方向相向的推力,滑套4外周上固定安装有三块上下分布的环板41,相邻两块环板41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胶筒42,胶筒42呈环形,胶筒4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环板41固定连接,滑套4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油通道43,下侧的进油通道43与下侧胶筒42内腔相通,上侧的进油通道43与上侧胶筒42内腔相通,滑套4上下两端朝向外管1一侧分别开设有销孔44,外管1上部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中滑动密封配合设有第一插销14,第一插销14和第一通孔13朝向外管1内腔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5相连接,第一通孔13内腔朝向外管1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圈,第二弹簧15与挡圈固定连接,内管2下部横向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贯穿内管2和外管1并与下侧第一环槽31相通,第二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回收的压缩式液压封隔器,包括外管(1),外管(1)内部套装有内管(2),内管(2)外周与外管(1)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管(2)外周下端的壁厚增大并与外管(1)内壁固定连接,外管(1)上端外周固定套装有上接头(11),外管(1)下端则固定安装有下接头(12),其特征在于:外管(1)外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3)相向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环槽(31),外管(1)外周滑动密封配合装有滑套(4),滑套(4)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环槽(31),滑套(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环槽(31)的内腔滑动密封配合,滑套(4)上下两端与对应第一环槽(31)的槽内端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2),滑套(4)外周上固定安装有三块上下分布的环板(41),相邻两块环板(41)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胶筒(42),滑套(4)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油通道(43),下侧的进油通道(43)与下侧胶筒(42)内腔相通,上侧的进油通道(43)与上侧胶筒(42)内腔相通,滑套(4)上下两端朝向外管(1)一侧分别开设有销孔(44),外管(1)上部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中滑动密封配合设有第一插销(14),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东白东徐光平楚良允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昌瑞石油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