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液用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65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液用封隔器,其主要包括封隔器主体和坐封塞;封隔器主体包括中心筒、限位挡环、保护杯、第一固定环片、第二固定环片、第一皮碗、胶筒和胶筒挡环,其中,限位挡环、保护杯、第一皮碗、胶筒和胶筒挡环由上到下依次同轴套装在中心筒的外壁上,第一固定环片和第二固定环片上下相对地同轴套装在中心筒的外壁上且均置入在保护杯的内部;坐封塞包括中心管、滑动开关和第二皮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斜度或者井眼轨迹复杂的井的水力泵排液,主要是用于水力泵排液、上部套管找漏等作业,特别是与压裂施工进行联作时,优势更加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井下作业过程中的新工具。业过程中的新工具。业过程中的新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液用封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应用领域,用于压裂与水力泵排液的联合作业,尤其是一种排液用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压裂与水力泵联作技术可以在压裂停喷后,立即进行水力泵排液求产,这种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排液的效率。但是目前该工艺使用的封隔器是机械封隔器,需要在压裂前坐封,如此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在压裂前坐封封隔器影响其工作寿命,以及在压裂过程无法监测套管压力,只能依靠模拟计算来得到井底压力,对于指导压裂施工不利,另外在使用封隔器分层压裂与水力泵排液联作工艺时,无法保证后期封隔器的顺利解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排液用封隔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与压裂施工进行联作时,优势更加明显。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排液用封隔器,包括封隔器主体和坐封塞;
[0006]所述封隔器主体包括中心筒以及由上到下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中心筒外部的限位挡环、液缸、第一皮碗、胶筒和胶筒挡环;
[0007]所述中心筒的内腔上部形成有一上大下小的圆锥面,所述中心筒的侧壁上部还上下对应地开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孔均位于所述圆锥面的下方;
[0008]所述限位挡环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部且用于限制所述保护杯的上移位置;
[0009]所述液缸包括保护杯、第一固定环片和第二固定环片,所述保护杯包括筒体和固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移动环片,所述保护杯利用所述移动环片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套装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环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片上下对应地套装并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环片、所述移动环片、所述筒体和所述中心筒共同围成有一第一环腔,且所述第一环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二固定环片、所述第一固定环片、所述筒体和所述中心筒共同围成有一第二环腔,且所述第二环腔通过所述第二进液孔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相通;
[0010]所述第一皮碗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套装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皮碗开口朝上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片的下方,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皮碗被收缩在所述保护杯的筒体内腔下部,且在所述保护杯上移至所述限位挡环处时所述第一皮碗被释放并可下移推动所述胶筒;
[0011]所述胶筒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且用于实现所述封隔器主体的坐封;
[0012]所述胶筒挡环套装并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且用于所述胶筒的下移位置;
保护杯、4-第一固定环片、5-第二固定环片、6-第一皮碗、7-胶筒、8-胶筒挡环、9-第一环腔、10-第二环腔、11-中心管、1101-盲孔、1102-第三进液孔、1103-打捞头、1104-限位凸台、1105-打捞凸台、12-滑动开关、1201-锥形台、1202-第四进液孔、13-第二皮碗、14-密封圈、15-水力泵座、16-水力泵芯、17-油管、1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2]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侧”、“外侧”、“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液用封隔器,主要包括封隔器主体和坐封塞。
[0036]如图1所示,封隔器主体包括中心筒1、限位挡环2、保护杯3、第一固定环片4、第二固定环片5、第一皮碗6、胶筒7和胶筒挡环8。其中,限位挡环2、保护杯3、第一皮碗6、胶筒7和胶筒挡环8由上到下依次同轴套装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上下相对地同轴套装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且均置入在保护杯3的内部。
[0037]中心筒1为厚壁管,外部上下等径,内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内腔,且该内腔为变径结构,具体地,该内腔的上部端口处为大径腔,大径腔的下方为小径腔,在大径腔和小径腔之间设计有上大下小的圆锥面101,以用于实现大径腔和小径腔之间的过渡连接;中心筒1的侧壁上部还上下对应地开有第一进液孔102和第二进液孔103,且第一进液孔102和第二进液孔103均位于圆锥面101的下方,其中第一进液孔102和第二进液孔103均可设计有多个且周向均布设置。
[0038]限位挡环2固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部且用于限制保护杯3的上移位置;其中,限位挡环2可以是焊接或是螺纹连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
[0039]保护杯3、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共同构成了液缸。具体地,保护杯3整体呈开口朝下的圆杯状,保护杯3包括筒体和固接在筒体上端的移动环片,其中筒体和移动环片一体制成,移动环片的内径与中心筒1的外径相匹配且移动环片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连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以使整个保护杯3能够沿着中心筒1上下滑动;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上下对应地套装并固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其中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可以是焊接或是螺纹连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的外径均与筒体的内径相匹配,且允许筒体相对于第一固定环片4和第二固定环片5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固定环片4、移动环片、筒体和中心筒1共同围成有一第一环腔9,且第一环腔9通
过第一进液孔102与中心筒1的内腔相通,第二固定环片5、第一固定环片4、筒体和中心筒1共同围成有一第二环腔10,且第二环腔10通过第二进液孔103与中心筒1的内腔相通。
[0040]第一皮碗6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套装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第一皮碗6开口朝上设置且位于第二固定环片5的下方,在初始状态时第一皮碗6被收缩在保护杯3的筒体内腔下部,且在保护杯3上移至限位挡环2处时第一皮碗6被释放并可下移推动胶筒7,其中被释放的第一皮碗6的最大外径略大于套管18的内径。另外,第一皮碗6可采用高弹性的材料制成,如橡胶等。
[0041]胶筒7位于第一皮碗6的下方且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连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胶筒7在第一皮碗6的挤压下可向外扩张,以用于实现封隔器主体的坐封。
[0042]胶筒挡环8位于胶筒7的下方且套装并固接在中心筒1的外壁上,其中胶筒挡环8可以是焊接或是螺纹连接在中心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用封隔器,包括封隔器主体和坐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主体包括中心筒以及由上到下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中心筒外部的限位挡环、液缸、第一皮碗、胶筒和胶筒挡环;所述中心筒的内腔上部形成有一上大下小的圆锥面,所述中心筒的侧壁上部还上下对应地开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孔均位于所述圆锥面的下方;所述限位挡环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部且用于限制所述保护杯的上移位置;所述液缸包括保护杯、第一固定环片和第二固定环片,所述保护杯包括筒体和固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移动环片,所述保护杯利用所述移动环片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套装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环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片上下对应地套装并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环片、所述移动环片、所述筒体和所述中心筒共同围成有一第一环腔,且所述第一环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二固定环片、所述第一固定环片、所述筒体和所述中心筒共同围成有一第二环腔,且所述第二环腔通过所述第二进液孔与所述中心筒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一皮碗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套装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皮碗开口朝上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片的下方,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皮碗被收缩在所述保护杯的筒体内腔下部,且在所述保护杯上移至所述限位挡环处时所述第一皮碗被释放并可下移推动所述胶筒;所述胶筒可上下移动地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且用于实现所述封隔器主体的坐封;所述胶筒挡环套装并固接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且用于所述胶筒的下移位置;所述坐封塞包括中心管、滑动开关和第二皮碗;所述中心管的中部开有一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盲孔,所述中心管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张曙光张世林阴启武赵勇黄其刘成亮刘松孙翼王建赵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