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11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所述风扇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中管,与中管套设固定的马达,以及位于马达一端与马达旋转连接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旋转包覆马达壳体的罩壳,罩壳外径设置有扇叶,罩壳中间设置有用于与马达进行固定的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体外径的比值为0.07~0.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风扇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外径的比值进行管控,将其控制在0.07~0.16的区间内,风扇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扇叶马达壳外径,合理选用扇叶轴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体直径最佳比值来优化扇叶转动平衡,提高风扇效能,有利于提高风扇整体品质。提高风扇整体品质。提高风扇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涉及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高性能的发展趋势,使用者对笔记本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记本中的风扇亦是如此,原始设计的风扇定子组绕线深度与扇叶高度没有系统优化设计,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和效能的损失,导致风扇厚度难以降低,难以满足薄型化、高性能的设计需求。
[0003]目前的散热风扇扇叶在设计时没有对扇叶轴和马达壳直径进行优化设计,如果扇叶轴直径与马达壳直径比过小则会导致风扇扇叶旋转失衡,容易损坏,而扇叶轴直径与马达壳直径比过大,则会导致风扇风量不足以及风扇内部空间浪费,难以实现风扇内空间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该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风扇扇叶旋转平衡,合理利用风扇内部空间,实现风量最大化。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所述风扇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中管,与中管套设固定的马达,以及位于马达一端与马达旋转连接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旋转包覆马达壳体的罩壳,罩壳外径设置有扇叶,罩壳中间设置有用于与马达进行固定的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体外径的比值为0.07~0.16。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马达壳体为底面呈环形的筒形结构,风扇主体底面内侧形成插设于马达壳底面内环内的凸起嵌入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主体内侧底面上还设有与马达正对的轴向凹环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主体部内侧底面中心部位形成有轴向凸起结构,扇叶轴一端固定嵌设于风扇主体上该轴向凸起结构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主体内侧底面上轴向凸起结构为锥形凸台。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马达的另一端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为金属材质,底板朝向风扇内侧表面固定覆盖有一层绝缘层,电路板固定安装于该绝缘层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上还形成有托持马达朝向底板一侧表面凸起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与中管为通过模内注塑一体成型于底
板上塑胶件,所述底板中间形成有拉伸抽牙部,该拉伸抽牙部嵌设于前述的绝缘层和中管一体成型的塑胶件内,且所述塑胶件伸入底板拉伸抽牙部内侧部分端面与底板背向绝缘层的外侧壁平齐。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管内还固定设有轴承,扇叶轴插设于轴承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风扇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外径的比值进行管控,将其控制在0.07~0.16的区间内,风扇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扇叶马达壳外径,合理选用扇叶轴直径,本技术通过对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体直径最佳比值来优化扇叶转动平衡,提高风扇效能,有利于提高风扇整体品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所述风扇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的中管4,与中管4套设固定的马达6,以及位于马达6一端与马达6旋转连接的风扇主体2,所述风扇主体2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旋转包覆马达壳体3的罩壳,罩壳外径设置有扇叶,罩壳中间设置有用于与马达6进行固定的扇叶轴8,所述扇叶轴8外径与马达壳体3外径的比值为0.07~0.16。扇叶轴8外径A与马达壳体3外径B的配合关系,使风扇的扇叶在高速旋转时马达6保持优异的平衡性,同时能够提高马达6性能,风扇高速运转时,马达6壳保持稳定的状态,使马达6获得更稳定的旋转,有利于提高大马达6转速。
[0019]所述马达壳体3为底面呈环形的筒形结构,风扇主体2底面内侧形成插设于马达6壳底面内环内的凸起嵌入部9。该种结构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实现了马达6壳与扇叶主体部稳定的连接定位,结构稳定。
[0020]所述风扇主体2内侧底面上还设有与马达6正对的轴向凹环结构10。实现对定子的避让,能够有效降低风扇厚度,实现超薄设计。
[0021]所述风扇主体2部内侧底面中心部位形成有轴向凸起结构11,扇叶轴8一端固定嵌设于风扇主体2上该轴向凸起结构11内。该结构能够增强扇叶主体部与扇叶轴8连接强度,增强风扇扇叶转动稳定性。
[0022]所述风扇主体2内侧底面上轴向凸起结构11为锥形凸台。
[0023]马达6的另一端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
[0024]所述底板1为金属材质,底板1朝向风扇内侧表面固定覆盖有一层绝缘层,电路板固定安装于该绝缘层表面。
[0025]所述绝缘层上还形成有托持马达6朝向底板1一侧表面凸起结构。
[0026]所述绝缘层与中管4为通过模内注塑一体成型于底板1上塑胶件,所述底板1中间形成有拉伸抽牙部,该拉伸抽牙部嵌设于前述的绝缘层和中管4一体成型的塑胶件内,且所述塑胶件伸入底板1拉伸抽牙部内侧部分端面与底板1背向绝缘层的外侧壁平齐。
[0027]所述中管内还固定设有轴承5,扇叶轴8插设于轴承内。
[00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中管,与中管套设固定的马达,以及位于马达一端与马达旋转连接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旋转包覆马达壳体的罩壳,罩壳外径设置有扇叶,罩壳中间设置有用于与马达进行固定的扇叶轴,所述扇叶轴外径与马达壳体外径的比值为0.07~0.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壳体为底面呈环形的筒形结构,风扇主体底面内侧形成插设于马达壳底面内环内的凸起嵌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内侧底面上还设有与马达正对的轴向凹环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部内侧底面中心部位形成有轴向凸起结构,扇叶轴一端固定嵌设于风扇主体上该轴向凸起结构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旋转平衡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艳朱坤张艳彬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