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98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6
本设计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并具有轴承系统,该轴承系统包括轴管、轴承、转轴及压环,轴管具有容置空间,且轴承设置于其中,轴承还具有轴孔,且转轴穿设于轴孔,转轴外周面上环设有阻油凹槽,压环具有内孔并套设于转轴上,且沿径向靠近内孔的位置定义为压环阻油部,该压环阻油部与阻油凹槽对应位置,并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压环与轴管的开口端紧配固定。其中,阻油凹槽沿转轴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逐渐缩小,并形成第二倾斜面及位于第二倾斜面上方的第三倾斜面,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压环阻油部位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的位置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的位置之间,该压环与阻油凹槽的配合作用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配合作用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配合作用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0001]本设计属于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在笔记本电脑等安装空间有限的电子设备中,通常在电子元件附近安装风扇,通过风扇的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向电子元件或安装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而对其有效地进行散热。
[0003]风扇在旋转过程中,风扇内轴承系统的转轴与轴承之间、轴承与轴管之间需要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一般,现有轴承系统内润滑油的循环流动效果不理想,且润滑油也容易从转轴与压环结合处溢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润滑油流失而导致轴承与转轴之间缺少润滑油进而轴承与转轴大面积接触产生较大摩擦力的问题,影响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风扇。
[0006]本设计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散热风扇,具有轴承系统,所述轴承系统包括:
[0008]轴管,具有底壁及沿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与侧壁共同界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置空间;
[0009]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具有轴孔;
[0010]转轴,穿设于所述轴孔,所述转轴外周面上环设有阻油凹槽,所述阻油凹槽沿转轴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逐渐缩小,并形成第二倾斜面及位于第二倾斜面上方的第三倾斜面;
[0011]压环,具有内孔,所述压环通过内孔环设于所述转轴的阻油凹槽对应位置处,并压接于所述轴承的上方,所述压环与轴管的开口端紧配固定;
[0012]所述第二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及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
[0013]所述第三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三倾斜面最低点q3及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
[0014]所述压环沿径向靠近内孔的位置定义为压环阻油部,所述压环阻油部形成有最低位,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压环阻油部的最低位高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所述压环阻油部整体低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
[0015]优选地,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及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不低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
[0016]优选地,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
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倾斜面上。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重叠;或者,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底点q1重叠。
[0018]优选地,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具有最大高度C,所述第三倾斜面具有最大高度D,所述高度D与高度C的比值不小于0.5且不大于1。
[0019]优选地,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倾斜面与第三倾斜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β,所述夹角β满足80
°
≤β≤135
°

[0020]优选地,所述阻油凹槽为由转轴外周面向内凹陷的三角形槽。
[0021]优选地,所述压环面向所述轴承的表面于临近所述转轴的位置经打薄处理形成有打薄面,所述打薄面所在区域形成所述压环阻油部,所述打薄面、第一倾斜面及轴承的上表面之间界定的空间与阻油凹槽连通,共同形成阻油空间。
[0022]优选地,所述打薄面沿转轴径向方向邻近内孔的一端沿转轴轴向方向高于所述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
[0023]优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面上靠近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的位置和/或第三倾斜面上靠近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的位置还包括有导引曲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或第三倾斜面通过导引曲面与所述转轴外周面过渡衔接。
[0024]本设计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通过在转轴上与压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阻油凹槽,并且通过阻油凹槽内第二倾斜面及第三倾斜面与压环及轴承之间配合作用可有效防止润滑油沿转轴和压环溢出。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结合视图及实施例对本设计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7]图1为本设计申请公开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轴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中虚线圈E内所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中虚线圈E内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设计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设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设计,并不用于限定本设计。
[0032]请参阅图1所示,本设计申请公开的一种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即可为离心式风扇又或者为轴流式风扇,本申请以离心式风扇为例,但本申请所公开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离心式风扇。
[0033]散热风扇100包括扇壳、定子组、扇轮以及轴承系统90。
[0034]轴承系统90具有轴管1、固定于轴管1中的轴承2、枢接于轴承2中的转轴3及位于轴承2顶部的压环4。
[0035]扇壳包括底板,轴承系统90设于底板上。具体的,轴管1嵌接于底板上。
[0036]定子组设于扇壳的活动空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组设于底板上且环绕于轴管1外围,定子组包括有一驱动电路板、硅钢片组件以及环饶于硅钢片组件上的线圈组件。其中,线圈组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能够通过电线外接电源,进而其控制所述线圈组件产生磁极性变换。
[0037]扇轮可旋转的设于扇壳的活动空间内。扇轮包括轮毂5以及与轮毂5连接的扇叶。扇叶均匀环设于轮毂5的外周面上。转轴3固定于轮毂5的中心并与轮毂5固定连接。轮毂5还包括中空的收容腔室,收容腔室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磁铁。环形磁铁与定子径向相对设置。环形磁铁与定子组之间可产生相吸和相斥的磁力作用,以驱动扇轮旋转。
[0038]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轴承系统90。其中,轴管1大致呈中空柱状,其内具有一个沿轴向呈镂空的容置空间S,以收容轴承2,容置空间S的底部呈封闭状,且由轴管1的底壁11并且沿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2所界定形成,容置空间S的内壁上依次形成有与轴管1轴向垂直的第一台阶环面13以及第二台阶环面14,第一台阶环面13的内径小于第二台阶环面14的内径。
[0039]轴承2呈圆柱状,并且卡持于轴管1的容置空间S内,轴承2的中部贯穿设有一轴向的轴孔21,且轴承2的外壁面及轴孔21内壁面的两端均形成有倾斜面,轴承2的轴孔21内壁面上邻近压环4的一端为第一倾斜面L1。
[0040]轴承2的底面抵持于第一台阶环面13上。轴承2的外径小于第二台阶环面14的外径,且在远离容置空间S底部(即底壁11于容置空间S内的表面所在位置)的方向上,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扇,具有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系统包括:轴管,具有底壁及沿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与侧壁共同界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置空间;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具有轴孔;转轴,穿设于所述轴孔,所述转轴外周面上环设有阻油凹槽,所述阻油凹槽沿转轴轴向方向上的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逐渐缩小,并形成第二倾斜面及位于第二倾斜面上方的第三倾斜面;压环,具有内孔,所述压环通过内孔环设于所述转轴的阻油凹槽对应位置处,并压接于所述轴承的上方,所述压环与轴管的开口端紧配固定;所述第二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及第二倾斜面最高点Q2;所述第三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三倾斜面最低点q3及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所述压环沿径向靠近内孔的位置定义为压环阻油部,所述压环阻油部形成有最低位,在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所述压环阻油部的最低位高于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所述压环阻油部整体低于第三倾斜面最高点Q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转轴轴向方向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及第一倾斜面最高点Q1,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不低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最低点q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轴孔内壁面邻近压环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最低点q2在所述转轴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倾斜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艳郑敏生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