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49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包括铝合金下轨和手动内解锁机构总成,所述铝合金下轨左侧内部位置处套接有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由于下轨为铝合金挤压成型下轨长度不受距离影响,进而可以实现中后排座椅的共轨要求;上轨采用传统冲压成型,最大程度的实现短距离调节座椅轻量化要求;由于下轨为铝合金挤压成型,通过对内轨的补强后,内外轨型剥离强度可以有效满足35KN座椅ABTS的安全带强度要求;下轨为铝合金轨,除电动丝杆和手动齿槽工作区域外的任意位置螺栓固定点要求均可以满足,最大程度的满足地板连接固定;座椅连接点可以按照客户要求灵活定制。点可以按照客户要求灵活定制。点可以按照客户要求灵活定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


[0001]本技术属于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市场中排和后排座椅的滑轨应用类型中,滚压式手动下轨是比较普遍的应用,随着将来MPV智能驾驶的普及,对电动中排手动后排共轨的前后移动调节要求也会提高,以此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便捷度。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设计为滚压式手动滑轨,没有效的电动中排和手动后排共轨的滑轨应用,所以无法满足中后排座椅共下轨情况下的复合调节要求。本专利技术技术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滑轨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满足电动中排和手动后排共轨的调节要求,同时通过轨型和内部结构设计可以适应目前主流座椅以及车身环境的固定应用要求。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设计为滚压式手动滑轨,没有效的电动中排和手动后排共轨的滑轨应用,所以无法满足中后排座椅共下轨情况下的复合调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包括铝合金下轨(2)和手动内解锁机构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下轨(2)左侧内部位置处套接有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1),所述铝合金下轨(2)左侧内部位置处和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1)内部位置处均设置有电动丝杆总成(6),所述电动丝杆总成(6)通过电动丝杆下轨固定螺母(7)与铝合金下轨(2)固定连接,且电动丝杆总成(6)通过电动丝杆上轨固定螺母(5)与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1)固定连接,所述铝合金下轨(2)右侧内部位置处套接有二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4),所述二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4)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手动内解锁机构总成(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下轨(2)底端设置有齿槽,且齿槽设置多个,所述铝合金下轨(2)边沿设置有圆弧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型长距离铝合金下轨加冲压上轨的中排电动和后排手动共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1)和二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4)的规格相同,所述一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1)和二号普通冲压成型内轨(4)上端均设置有齿槽,且齿槽设置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来许铁英谢虎林
申请(专利权)人: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零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