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08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选取容量最小的电池单体为参考电池单体;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实时识别第一特征电池单体和第二特征电池单体,两者分别为实际端电压和SOC值最小的电池单体;将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分别与参考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第一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及第二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比较,以判断参考电池单体、第一特征电池单体和第二特征电池单体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发生放电极化,若是,则限制电池包的放电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识别电池包是否发生放电极化现象,并限制电池包放电功率,防止进一步放电极化,保障电池寿命。保障电池寿命。保障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电池系统的最大放电功率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输出功率和行驶速度。当电池发生过放电时,容易引发电池极化及热失控,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能够识别电池是否发生放电极化现象,保障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选取参考电池单体,所述参考电池单体为电池包中容量最小的电池单体;
[0008]S2、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计算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参考电池单体,所述参考电池单体为电池包中容量最小的电池单体;S2、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计算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S3、实时识别第一特征电池单体和第二特征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为所述电池包中的实际端电压最小的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为所述电池包中的实际SOC值最小的电池单体;S4、比较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以判断所述参考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放电极化,若是,则跳转至S5;比较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以判断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放电极化,若是,则跳转至S5;比较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以判断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是否发生放电极化,若是,则跳转至S5;S5、限制所述电池包的放电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差值为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参考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差值为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与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差值为第三差值,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第三设定值时,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的变化率与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变化率的差值为第四差值,所述第四差值大于第四设定值时,所述参考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变化率的差值为第五差值,所述第五差值大于第五设定值时,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设定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模拟端电压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的实际端电压的变化率的差值为第六差值,所述第六差值大于第六设定值时,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发生放电极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的大小与所述参考电池单体的温度有关;所述第二设定值的大小与所述第一特征电池单体的温度有关;所述第三设定值的大小与所述第二特征电池单体的温度有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限制后的所述电池包的放电功率为所述电池包的当前放电功率的0%

50%。6.一种防止电池过放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模块,用于选取参考电池单体,所述参考电池单体为电池包中容量最小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宇朱庆林刘佳辉张嘉策孟维江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