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81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8
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和将光源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合光学透镜。复合光学透镜中,使光射入的射入面、将从射入面射入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射出面、以及形成于射入面与射出面之间的灯罩部一体成形。复合光学透镜具备:第一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灯罩部的顶线靠射入面侧的上侧,将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朝向射出面反射;以及第二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顶线靠射入面侧的下侧,将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朝向射出面反射,就第一反射体面与上述第二反射体面的相邻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而言,第一反射体面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由配光特性不同的多个光源单元形成近光束配光图案,该光源单元在透镜自身使用了将灯罩和反射镜形成为一体的复合光学透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13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若光源单元的个数增加则有车辆用灯具大型化之类的问题。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能够小型化的复合光学透镜的车辆用灯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光源和将上述光源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合光学透镜,上述复合光学透镜是使光射入的射入面、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射出面、以及形成于上述射入面与上述射出面之间的灯罩部一体成形的透镜,上述复合光学透镜具备:第一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灯罩部的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上侧,将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以及第二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下侧,将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就上述第一反射体面与上述第二反射体面的相邻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而言,上述第一反射体面较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可得到使用了能够小型化的复合光学透镜的车辆用灯具。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的俯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光学透镜的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光学透镜的立体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光学透镜的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射出面侧观察到的复合光学透镜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射入面侧观察到的复合光学透镜的立体图。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光学透镜的剖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射出面侧观察到的复合光学透镜的立体图。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射入面侧观察到的复合光学透镜的立体图。图11是变形例的复合光学透镜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的光路的复合光学透镜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Q1部的放大图。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情况的说明图(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贯穿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整体而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编号或符号。另外,在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前”、“后”分别表示车辆102的“前进方向”、“后退方向”,“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于车辆102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此外,不言而喻,“上”、“下”是铅垂方向的“上”、“下”,“左”、“右”是水平方向的“左”、“右”。(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102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是分别设置于车辆102的前方侧的左右的车辆用的前照灯(101L、101R),以下简单地记载为车辆用灯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在车辆前方侧开口的壳体(未图示)和以覆盖开口的方式安装于壳体的外部透镜(未图示),在由壳体和外部透镜形成的灯室内配置有灯具单元1(参照图2)等。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灯具单元1具备散热器10、安装于散热器10的光源装置20、配置于光源装置20上的光学控制部件30、以及覆盖光学控制部件30的一部分的罩40。(散热器10)散热器10具备:配置光源装置20的基体部11;设于基体部11的后方侧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12;以及设于基体部11的铅垂方向的一侧(在图2中为下侧)且向前方侧突出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离的一对定位销11A。此外,在基体部11,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侧且在铅垂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形成有一对螺钉螺合孔11B,在一对螺钉螺合孔11B,以同时固定后述的光源装置20、光学控制部件30以及罩40的方式螺合固定一对螺钉N。散热翅片12分别比基体部11更向铅垂方向的另一侧(在图2中为上侧)延伸,从基体部11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分(在图2中为上侧的部分)成为以能够收纳后述的光源装置20的连接器连接部23B的方式从基体部11侧向后方侧切开而成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0成为铝压铸制的散热器10,但不必限定于此,只要是使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或者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即可。(光源装置20)光源装置20具备:热传递部件21;配置于热传递部件21上的光源22;以及配置于热传递部件21上且具有设于与光源22对应的位置的开口部23A和使外部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连接部23B的连接部23。此外,连接器连接部23B位于比热传递部件21更靠铅垂方向的另一侧(在图2中为上侧),且设为一部分比热传递部件21更向后方侧伸出,该伸出的部分位于在散热翅片12的后方侧切开那样的形状的部分,以便先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传递部件21使用外形比光源22大的铝制的板材,但材料不必限定于铝,也可以是导热率高的铝以外的金属或者树脂等。并且,热传递部件21起到将由光源22产生的热迅速扩散到宽阔的范围并且将热效率良好地传递至散热器10来提高光源22的冷却效率的作用。光源22具备:具有透过光的发光区域22B的基板22A;以及配置在基板22A的里侧且射出用于使发光区域22B发光的光的发光芯片(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发光芯片使用了LD芯片(激光二极管芯片)的LD光源(激光光源),但也可以在发光芯片使用LED芯片的LED光源(发光二极管光源)。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22(发光芯片)成为具有平面发光部的朗伯分布或者与之接近的光源。然而,与LED光源的情况相比,在光源22使用了LD光源的情况容易进行小型化,因此优选在光源22使用LD光源。连接部23例如是如下部件:通过使用了耐热性优异的电绝缘树脂的嵌入成形,并形成为在内部收纳用于进行光源22与外部连接器的电的连接的电配线(未图示),该电配线(未图示)的一端侧进行与导出至开口部23A的光源22的电的连接,该电配线(未图示)的另一端侧向连接器连接部23B内导出,进行与外部连接器的电的连接。并且,光源装置20具备:使设于基体部11的一对定位销11A穿过的一对定位孔24A;以及设置在与基体部11所设的螺钉螺合孔11B对应的位置的一对螺纹孔24B,能够在由定位销11A定位的状态下利用螺钉N固定于散热器10。(光学控制部件30)光学控制部件30具备:将来自光源22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合光学透镜31;以及用于将复合光学透镜31配置于光源装置20并与光源装置20一起固定于散热器10的固定部32,复合光学透镜31和固定部32是由透明的树脂(例如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一体成形的部件。固定部32具备:从复合光学透镜31的不影响光学控制的左右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和将上述光源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合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n上述复合光学透镜是使光射入的射入面、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射出面、以及形成于上述射入面与上述射出面之间的灯罩部一体成形的透镜,/n上述复合光学透镜具备:/n第一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灯罩部的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上侧,将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以及/n第二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下侧,将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n就上述第一反射体面与上述第二反射体面的相邻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而言,上述第一反射体面较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31 JP 2018-163030;20181204 JP 2018-2272011.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和将上述光源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合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合光学透镜是使光射入的射入面、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射出面、以及形成于上述射入面与上述射出面之间的灯罩部一体成形的透镜,
上述复合光学透镜具备:
第一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灯罩部的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上侧,将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以及
第二反射体面,其形成于比上述顶线靠上述射入面侧的下侧,将形成聚光配光图案的光朝向上述射出面反射,
就上述第一反射体面与上述第二反射体面的相邻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而言,上述第一反射体面较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射入面而言,整体形状是向上述复合光学透镜的内侧凹入的凹面状,在中央侧具有凸面,该凸面向上述复合光学透镜的外侧突出,使形成比上述第一配光图案小的第二配光图案的光射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射出面形成为使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中的一部分照射至上述聚光配光图案以及上述第二配光图案的截止线的上侧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灯罩部具有从上述顶线向前方侧倾斜的前方侧倾斜面,
在上述复合光学透镜形成有反射面,该反射面将来自上述光源的直射光的一部分朝向上述前方侧倾斜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
由上述反射面反射再由上述前方侧倾斜面反射后的光作为顶部配光从上述射出面照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射入面侧观察,上述凸面的外形为矩形形状。


6.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和将上述光源的光照射至前方侧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和则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