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80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8
内啮合齿轮泵(1)包括小齿轮(3)、齿圈(4)、月牙形件(54)、具有供齿圈的外周面(41)滑动的滑动面(51)的壳体(5)、具有在滑动面开口的导入口(81)且供给高压的工作油的高压油供给部(8)和设置于滑动面以扩展齿圈的外周面与滑动面的间隔的凹部(9)。导入口位于升压区域,凹部位于高压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啮合齿轮泵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包括外齿的主动齿轮与内齿的从动齿轮的内啮合齿轮泵。专利文献1的内啮合齿轮泵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啮合点的相反侧处,沿泵壳体的周面形成有凹坑。凹坑连通于内啮合齿轮泵的喷出口。在内啮合齿轮泵运转时,从喷出口喷出的高压的工作油的一部位经凹坑被导入到从动齿轮与壳体之间。在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形成有通过从动齿轮的齿尖与主动齿轮的齿尖触碰而被密封的新月状的空间。从凹坑喷出的高压的工作油以使从动齿轮的齿尖压靠于主动齿轮的齿尖方式推压从动齿轮。抑制新月状的空间内的工作油从从动齿轮的齿尖与主动齿轮的齿尖之间泄漏。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有一种抑制壳体内的工作油泄漏的内啮合齿轮泵。专利文献2的内啮合齿轮泵在壳体的内周面形成有油槽。油槽与喷出口相连,并且沿周向伸展到与新月状的空间相对应的位置。在内啮合齿轮泵运转中,经油槽导入到壳体内的高压的工作油推压外转子。抑制工作油从外转子的内齿与内转子的外齿之间泄漏。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内啮合齿轮泵在壳体的内周面设有两条压力平衡槽。两条压力平衡槽在开设有喷出口的高压区域沿周向隔有间隔地设置。两条压力平衡槽分别与喷出口相连。在内啮合齿轮泵运转时,高压的工作油经两条压力平衡槽的各个压力平衡槽供给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齿圈相对于壳体以漂浮状态进行旋转,因此可抑制齿圈的热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1793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5106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2-158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关于将高压的工作油供给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内啮合齿轮泵,在以低转速运转时,在小齿轮的外齿与齿圈的内齿的啮合分开的升压区域中能够抑制工作油从外齿与内齿之间泄漏。不仅如此,所述结构的内啮合齿轮泵,在高压区域中,也因为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变小,故能够抑制工作油从高压区域向开设有吸入口的低压区域泄漏。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者们注意到,在所述结构的内啮合齿轮泵以高转速运转时,壳体内的工作油的泄漏会增加。此处所公开的技术抑制内啮合齿轮泵的壳体内的工作油的泄漏。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当通过将高压的工作油供给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从而齿圈被推压而从升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移动时,如上所述,在高压区域中,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变小。内啮合齿轮泵的运转中,伴随着齿圈的旋转,在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处产生所谓的“楔形效应”。此外,“楔形效应”是指因伴随着齿圈的旋转,工作油被吸入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狭窄的间隙而引起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油膜的压力变高的现象。在内啮合齿轮泵以低转速运转时,楔形效应低,因此在高压区域中,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小且工作油的泄漏少。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者们发现:在内啮合齿轮泵以高转速运转时,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的楔形效应升高,齿圈被推压而从高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移动。当齿圈因楔形效应被推压而从高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移动侧时,在高压区域中,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变大,来自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的工作油的泄漏增加,不仅如此,而且在升压区域中,来自小齿轮的外齿与齿圈的内齿之间的工作油的泄漏也增加。本申请专利技术者们得出上述见解,因此为了减少楔形效应而局部地扩展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并且,确认通过在壳体的内周面的特定的位置设置凹部,可抑制在以高转速运转中的内啮合齿轮泵的壳体内工作油的泄漏,从而实现了完成此处所公开的技术。具体而言,此处所公开的内啮合齿轮泵包括:小齿轮,具有外齿;齿圈,在内周面设有啮合于所述外齿的内齿;月牙形件,设置于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啮合分开的部位、且所述外齿及所述内齿分别与该月牙形件抵接;壳体,具有供所述齿圈的外周面滑动的滑动面、且将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齿圈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纳;高压油供给部,具有在所述滑动面开口的导入口、且经所述导入口将高压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之间;和凹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面以扩展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间隔。并且,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划分成开设有吸入口的低压区域、开设有喷出口的高压区域和配设有所述月牙形件的升压区域这三个区域,所述导入口位于所述升压区域,所述凹部位于所述高压区域。通过该结构,小齿轮及齿圈沿从低压区域经由升压区域至高压区域的方向进行旋转。在内啮合齿轮泵的运转中,高压的工作油从位于升压区域的导入口被导入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之间。齿圈被高压的工作油从升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推压移动,齿圈的内齿压靠于月牙形件。在升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从齿圈的内齿与月牙形件之间泄漏。另外,在高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从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之间泄漏。由于齿圈从升压区域的外周围被推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因此在高压区域中,在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滑动面之间产生楔形效应。在高压区域的滑动面设置有凹部。凹部使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的间隔局部地加宽。凹部减少楔形效应。由于减少楔形效应,因此在内啮合齿轮泵以高转速旋转时,抑制从高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推压移动齿圈的情况。其结果,在高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经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的间隙泄漏。另外,在升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从齿圈的内齿与月牙形件之间泄漏。此外,在内啮合齿轮泵以低转速旋转时,楔形效应不会变高,因此在高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经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的间隙泄漏。另外,在升压区域中抑制工作油从齿圈的内齿与月牙形件之间泄漏。另外,经导入口而被导入到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滑动面之间的工作油也作为齿圈与壳体之间的润滑油发挥功能。可抑制齿圈与壳体之间的热粘。进一步,如上所述,因防止壳体内的工作油的泄漏,能够抑制壳体内的发热。据此,也能够抑制齿圈与壳体之间的热粘。也可以设为,所述凹部具有槽状。槽状的凹部能够有效地减少楔形效应。另外,槽状的凹部能够容易地形成于壳体的滑动面。也可以设为,所述凹部不与所述喷出口连接。如上所述,凹部因扩展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之间的间隙,而发挥减少楔形效应的功能。凹部无需将高压的工作油导入到壳体内的功能。另外,假设齿圈构成为经凹部将高压的工作油导入到壳体内,则齿圈被从凹部导入的高压的工作油从高压区域的外周围向齿圈的旋转中心侧推压。在高压区域中恐助长工作油经齿圈的外周面与壳体的滑动面的间隙泄漏。另外,在升压区域中恐助长工作油从齿圈的内齿与月牙形件之间泄漏。将从位于升压区域的导入口导入高压的工作油和利用位于高压区域的凹部来减少楔形效应进行组合,由此兼顾抑制壳体内的工作油的泄漏和防止齿圈的热粘。也可以设为,所述高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n小齿轮,具有外齿;/n齿圈,在内周面设有啮合于所述外齿的内齿;/n月牙形件,设置于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啮合分开的地方、且所述外齿及所述内齿分别与该月牙形件抵接;/n壳体,具有供所述齿圈的外周面滑动的滑动面、且将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齿圈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n高压油供给部,具有在所述滑动面开口的导入口、且经所述导入口将高压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之间;和/n凹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面以扩展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间隔,/n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划分成开设有吸入口的低压区域、开设有喷出口的高压区域和配设有所述月牙形件的升压区域这三个区域,/n所述导入口位于所述升压区域,/n所述凹部位于所述高压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
小齿轮,具有外齿;
齿圈,在内周面设有啮合于所述外齿的内齿;
月牙形件,设置于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圈的啮合分开的地方、且所述外齿及所述内齿分别与该月牙形件抵接;
壳体,具有供所述齿圈的外周面滑动的滑动面、且将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齿圈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
高压油供给部,具有在所述滑动面开口的导入口、且经所述导入口将高压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之间;和
凹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面以扩展所述齿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面的间隔,
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被划分成开设有吸入口的低压区域、开设有喷出口的高压区域和配设有所述月牙形件的升压区域这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启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