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09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轻量化、且确保各部件的组装精度。齿轮泵具有:内转子,其具有外齿;外转子,其具有将内转子收容为能够以偏心状态旋转的筒状的内侧收容部、以及与外齿啮合的内齿;第1芯体,其具有对内转子及外转子进行收容的筒状的转子收容部、以及从转子收容部的筒壁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盘状的第2芯体,其具有在轴向上与凸缘部抵接的抵接部,将转子收容部的开口封闭;以及树脂制的壳体,其与第2芯体相对配置。而且,在第1芯体的凸缘部与第2芯体的抵接部彼此抵接、且壳体与第2芯体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在第2芯体与壳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泵。
技术介绍
当前,已知余摆线式的齿轮泵(例如专利文献1及2)。该齿轮泵具有内转子、外转子、壳体以及罩。内转子固定于驱动轴,且具有外齿。外转子具有与内转子的外齿啮合的内齿。内转子能够以相对于外转子偏心的状态旋转。壳体具有对内转子及外转子进行收容的凹部。罩相对于壳体配置于轴向,将壳体的凹部的开口封闭。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齿轮泵中,内转子、外转子及罩由金属形成。另外,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注塑成型的树脂形成。根据该齿轮泵的构造,与壳体整体由金属形成的构造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齿轮泵具有金属制的芯体,该芯体具有对内转子及外转子进行收容的转子收容部。该芯体插入成型于树脂制的壳体,配置于该壳体的凹部。芯体的转子收容部以及壳体的凹部由金属制的罩封闭。利用螺栓以与树脂制的壳体相对的状态对该金属制的罩进行紧固连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19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66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关于齿轮泵,如果未适当地进行对各部件的尺寸管理,则会产生下述问题。即,如果对各部件的尺寸管理良好,则在利用罩将壳体的凹部封闭时不会在内转子及外转子与罩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间隙,因此组装精度得到确保。在该情况下,供机油等液体贮存的工作室的有效容量恒定,稳定的排出量得到确保。另一方面,如果各部件的尺寸管理较差,则有时在利用罩将壳体的凹部封闭时,在内转子及外转子与罩之间形成不必要的间隙,组装精度有可能下降。如果组装精度较差,则供机油等液体贮存的工作室的有效容量变动,从而无法确保稳定的排出量。另一方面,为了适当地对各部件的尺寸进行管理进而对因各部件的组装而产生的紧固连结力也形成为良好的状态,考虑在由金属形成全部部件的基础上进行切削加工。然而,如果全部部件都由金属形成,则齿轮泵整体的重量增大,并且如果需要对全部部件都进行切削加工,则在制造方面耗费劳力。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轻量化、且能够确保各部件的组装精度的齿轮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齿轮泵,具有:内转子,其具有外齿;外转子,其具有将所述内转子收容为能够以偏心状态旋转的筒状的内侧收容部、以及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第1芯体,其具有对所述内转子及所述外转子进行收容的筒状的转子收容部、以及从所述转子收容部的筒壁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盘状的第2芯体,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凸缘部抵接的抵接部,将所述转子收容部的开口封闭;以及树脂制的壳体,其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抵接部彼此抵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芯体与所述壳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根据该结构,在第1芯体的凸缘部与第2芯体的抵接部彼此抵接、且壳体与第2芯体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在第2芯体与壳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即使第1芯体与第2芯体彼此抵接,也能够避免第2芯体与壳体彼此抵接,由此,能够提高第1芯体及第2芯体的定位精度。并且,壳体由树脂形成。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泵的轻量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泵的轻量化、且确保各部件的组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泵的斜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齿轮泵的分解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齿轮泵的主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齿轮泵的仰视图。图5是利用图3所示的直线V-V对实施方式的齿轮泵进行剖切时的剖面图。图6是利用图3所示的直线VI-VI对实施方式的齿轮泵进行剖切时的剖面图。图7是利用图3所示的直线VII-VII对实施方式的齿轮泵进行剖切时的剖面图。图8是实施方式的齿轮泵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第1变形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泵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第2变形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泵具有的金属制的套筒的斜视图。图11是利用与图3所示的直线V-V相同的直线对具有图10所示的金属制的套筒的齿轮泵进行剖切时的剖面图。图12是利用与图3所示的直线VII-VII相同的直线对具有图10所示的金属制的套筒的齿轮泵进行剖切时的剖面图。标号的说明1:齿轮泵、2:驱动轴、10:内转子、11:外齿、20:外转子、21:内侧收容部、22:内齿、30:第1芯体、31:转子收容部、32:筒壁、33:底壁、34:开口、35:轴支撑部、35a:插入孔、36:凸缘部、37:紧固连结孔、38:卡合孔、40:第2芯体、40a:轴向端面(相对面)、41:抵接部、42:流入孔、43:排出孔、44:紧固连结孔、45:卡合孔、50:套筒(第2套筒)、60:壳体、60a:轴向端面(相对面)、61:流入通路、62:排出通路、63:紧固连结孔、64:卡合孔、70:螺栓、71:套筒(第1套筒)、72:卡合销、80:间隙、90:密封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图1-图12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齿轮泵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齿轮泵1是将机油等液体吸入并压送的余摆线式的内切齿轮泵。齿轮泵1例如搭载于车辆等。如图1所示,齿轮泵1整体形成为块状。如图2所示,齿轮泵1具有内转子10及外转子20。内转子10及外转子20构成余摆线。内转子10及外转子20分别由烧结金属(例如铁系、铜铁系、铜系、不锈钢系等)形成。内转子10是固定有驱动轴2的圆板状(圆盘状)或者圆柱状的部件。内转子10相对于驱动轴2同轴地安装于驱动轴2的旋转中心。驱动轴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后述的第1芯体30。驱动轴2从该第1芯体30向轴向一侧延伸。在驱动轴2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安装有齿轮(未图示),经由该齿轮对驱动源(未图示)进行安装。内转子10与驱动轴2一体地旋转。内转子10具有外齿11。外齿11以等角度间隔设置于内转子10的外周面。内转子10的外齿11的数量为规定数量(例如4个)。外转子20是与内转子10啮合的环状或者筒状的部件。外转子20具有内侧收容部21及内齿22。内侧收容部21由环状的筒壁23构成,形成有在轴向上打开的空间。内侧收容部21将内转子10收容为能够以偏心状态旋转。内齿22设置为从筒壁23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凸出。内齿22以等角度间隔设置于筒壁23的内周面。外转子20的内齿22的数量是与内转子10的外齿11的数量相比多出预先规定的数量(例如一个)的规定数量(例如5个)。外转子20的内齿22与内转子10的外齿11啮合。关于内转子10,内转子10的外齿11在外转子20的内侧收容部21内以相对于上述外转子20偏心的状态与外转子20的内齿22啮合,并且伴随着该驱动轴2的旋转而绕驱动轴2的轴进行旋转。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齿轮泵1具有第1芯体30及第2芯体40。第1芯体30及第2芯体40是形成通过内转子10的旋转而从流入口向排出口对液体进行压送的工作室的部件。第1芯体30及第2芯体40分别由在与后述的壳体的紧固连结时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泵,其具有:/n内转子,其具有外齿;/n外转子,其具有将所述内转子收容为能够以偏心状态旋转的筒状的内侧收容部、以及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n第1芯体,其具有对所述内转子及所述外转子进行收容的筒状的转子收容部、以及从所述转子收容部的筒壁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n盘状的第2芯体,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凸缘部抵接的抵接部,将所述转子收容部的开口封闭;以及/n树脂制的壳体,其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n其中,/n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抵接部彼此抵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芯体与所述壳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7 JP 2019-1779541.一种齿轮泵,其具有:
内转子,其具有外齿;
外转子,其具有将所述内转子收容为能够以偏心状态旋转的筒状的内侧收容部、以及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
第1芯体,其具有对所述内转子及所述外转子进行收容的筒状的转子收容部、以及从所述转子收容部的筒壁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凸缘部;
盘状的第2芯体,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凸缘部抵接的抵接部,将所述转子收容部的开口封闭;以及
树脂制的壳体,其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
其中,
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抵接部彼此抵接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芯体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芯体与所述壳体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泵,其中,
所述齿轮泵具有:
紧固连结部件,其插入于在所述凸缘部、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壳体分别设置的各紧固连结孔,对所述第1芯体、所述第2芯体以及所述壳体进行紧固连结;以及
第1套筒,其介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连结孔的内表面与所述紧固连结部件的外表面之间,
在所述紧固连结部件将所述第1芯体、所述第2芯体以及所述壳体紧固连结的状态下,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连结孔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第1套筒的轴向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光浩酒井信弥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