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74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6
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每个车轮侧包括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第一板簧(11)和第二板簧(12),其彼此相叠地布置且在相应第一端部(11a,12a)处汇合在第一固定装置(13)处用于车辆车身侧的支撑,其中,第一板簧在其第二端部处具有第二固定装置(14)用于车轮侧的支撑并且第二板簧在其第二端部处可支撑在车辆车身侧。第二板簧朝向其第二端部构造弧形区段,该弧形区段弯曲远离第一板簧(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其对于各车轮侧包括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相叠地布置且相应在第一端部处汇合在第一固定装置处用于车辆车身侧的支撑,其中,第一板簧在其第二端部处具有第二固定装置用于车轮侧的支撑并且第二板簧在其第二端部处可支撑在车辆车身侧。
技术介绍
开头提到的类型的X弹簧装置由文件DE102016220325A1已知。该X弹簧装置的两个板簧从车辆中间大致直线地向外伸延且在此相互包围15°至35°的锐角。处于上面的第二板簧比第一板簧更短并且经由联结元件从下面联接到车辆车身(Fahrzeugaufbau)的区段、尤其其纵梁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指出对此的替代方案,其尤其适合于带有更大连结高度(Anbindungshoehe)的车辆。该目的通过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X弹簧装置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弹簧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二板簧朝向其第二端部构造弧形区段,该弧形区段弯曲远离第一板簧。由此,与文件DE1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对于每个车轮侧包括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第一板簧(11)和第二板簧(12),所述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彼此相叠地布置并且在相应第一端部(11a,12a)处汇合在第一固定装置(13)处用于车辆车身侧的支撑,其中,所述第一板簧(11)在其第二端部(11b)处具有第二固定装置(14)用于车轮侧的支撑并且所述第二板簧(12)在其第二端部(12b)处能够支撑在车辆车身侧,/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板簧(12)朝向其第二端部(12b)构造弧形区段(12c),所述弧形区段弯曲远离所述第一板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5 DE 102018215111.31.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对于每个车轮侧包括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第一板簧(11)和第二板簧(12),所述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彼此相叠地布置并且在相应第一端部(11a,12a)处汇合在第一固定装置(13)处用于车辆车身侧的支撑,其中,所述第一板簧(11)在其第二端部(11b)处具有第二固定装置(14)用于车轮侧的支撑并且所述第二板簧(12)在其第二端部(12b)处能够支撑在车辆车身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簧(12)朝向其第二端部(12b)构造弧形区段(12c),所述弧形区段弯曲远离所述第一板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簧(12)的第二端部(12b)处所述弧形区段(12c)联接到所述第二板簧(12)的另外的弧形区段或直的区段(12d)处,所述区段(12d)具有比在所述第二端部(12b)处的所述弧形区段(12c)更大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簧(12)的第二端部(12b)处所述弧形区段(12c)延伸经过在150至190°的范围中的弧形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簧(12)的伸展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板簧(11)的伸展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车轮悬架的X弹簧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温特S·菲比希N·席维奥拉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