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5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包括横置复合板簧、副车架、前束控制连杆、稳定杆、稳定杆连杆、左转向节、右转向节、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结构紧凑,更具减重能力和节约布置空间;横置复合板簧中的单片钢板弹簧兼起导向作用,可节省一个控制臂,降低整车成本;相比传统螺旋弹簧板簧不存在预压安装,可消除弹簧蹦脱对人员的危害,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结构一的横置多片式钢板簧充当下控制臂,为保证后轮跳动负外倾变化特性所需板簧悬臂长度较大,不利于减重,且悬架前部纵臂需占据较大纵向空间,对电动车而言不利于布置电池包。如图2所示,现有结构二的横置多片式钢板簧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簧(GFRP)充当上控制臂,与图1相同的是悬架前部纵臂同样需占据较大纵向空间,对电动车而言不利于布置电池包。如图3所示,现有结构三的横置板簧仅起弹簧作用,悬架有独立的控制臂和杆件,结构件较多,成本较高,且板簧端部与下控制臂连接处需要采用橡胶块特殊处理,结构较为复杂,且板簧中部需要两处夹紧,受夹紧距离限制不便于使用多片簧调整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本技术的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包括横置复合板簧、副车架、前束控制连杆、稳定杆、稳定杆连杆、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所述副车架包括中间纵梁,前横梁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复合板簧、副车架、前束控制连杆、稳定杆、稳定杆连杆、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所述副车架包括中间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中间纵梁上方焊接有板簧安装座,所述中间纵梁下方焊接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所述后横梁上焊接有稳定杆安装支架;所述横置复合板簧固定在所述板簧安装座上;所述中间纵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所述横置复合板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连杆为两根,其一端通过衬套或球头连接所述中间纵梁,另一端通过衬套或球头分别连接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前端伸出臂;所述稳定杆安装在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置复合板簧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复合板簧、副车架、前束控制连杆、稳定杆、稳定杆连杆、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所述副车架包括中间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中间纵梁上方焊接有板簧安装座,所述中间纵梁下方焊接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所述后横梁上焊接有稳定杆安装支架;所述横置复合板簧固定在所述板簧安装座上;所述中间纵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所述横置复合板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衬套与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连杆为两根,其一端通过衬套或球头连接所述中间纵梁,另一端通过衬套或球头分别连接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前端伸出臂;所述稳定杆安装在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上,所述稳定杆的活动端分别通过稳定杆连接杆与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后端伸出臂连接;所述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的内连接点与所述控制臂安装支架采用衬套连接,所述左控制臂和右控制臂与所述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下端分别采用衬套或球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武星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