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非线性过程中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29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非线性过程中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利用传感器采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在去噪自编码器残差空间和隐藏特征空间构建统计量;计算测试数据的过程监测统计量,当测试数据过程监测统计量超过过程监测统计量控制限,则出现故障;通过引入正则化项来建立目标函数,并基于自适应矩估计求解获得故障幅值,利用故障幅值判断各个传感器的故障,从而实现故障的隔离和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工业过程中大规模过程故障诊断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非线性过程中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非线性过程中的故障隔离及识别领域的一种故障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DAE)的非线性过程中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工业体系结构越来越复杂,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确保该类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以主成分分析(PCA),核PCA,典型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为主。然而,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实现故障检测,但工业工程的发展使得变量和样本数量增加,传统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工业过程中受到“拖尾效应”等问题的限制。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尤其是自编码器(AE)被发现能够有效实现非线性过程监控。自编码器将输入的非线性数据经过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到低维空间(编码层),然后利用重构目标函数将映射低维空间数据重新拟合逼近训练数据(解码层),并根据隐藏特征空间中发生的变化和重构误差空间的变化构建监测统计量。虽然AE能够实现工业过程监测,但多数方法仅专注于故障检测,从而忽视了故障隔离和识别问题。专利技术内容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通过分布式传感器采集正常工况下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真实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通过分布式传感器采集待测工况下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通过在正常数据中添加噪声或随机丢弃正常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获得损坏训练数据,利用损坏训练数据训练去噪自编码器;然后用训练后的去噪自编码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去噪自编码器输出测试数据的统计量及其控制限:/n步骤2,当去噪自编码器输出的测试数据的统计量超过训练数据的统计量的控制限,则认为监测到故障,该测试数据为故障数据,否则认为未监测到故障,该测试数据为正常数据;/n步骤3,针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分布式传感器采集正常工况下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真实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通过分布式传感器采集待测工况下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通过在正常数据中添加噪声或随机丢弃正常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获得损坏训练数据,利用损坏训练数据训练去噪自编码器;然后用训练后的去噪自编码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去噪自编码器输出测试数据的统计量及其控制限:
步骤2,当去噪自编码器输出的测试数据的统计量超过训练数据的统计量的控制限,则认为监测到故障,该测试数据为故障数据,否则认为未监测到故障,该测试数据为正常数据;
步骤3,针对故障数据,故障数据中加入故障赋值获得消除故障影响之后的数据,通过将故障赋值引入故障数据来消除故障对每个变量的影响,实现故障隔离,使测试数据中存在故障的过程变量达到正常状态;
步骤4,以测试数据和训练数据的统计量作为过程监测统计量,构造基于过程监测统计量的优化目标函数,使正常数据经过去噪自编码器重构后与训练数据拟合;
步骤5,求解优化目标函数,求解获得最优的故障幅值Δx,利用最优的故障幅值Δx实现故障的隔离和识别,完成工业设备生产过程的故障隔离和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故障隔离与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具体根据去噪自编码器进行过程监测:
步骤1.1:将损坏的训练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零均值和单位方差的训练数据;
步骤1.2:利用步骤1.1中的训练数据训练去噪自编码器(DAE):
去噪自编码器包含了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训练数据通过去噪自编码器的编码过程映射到隐藏特征空间,去噪自编码器对训练数据在隐藏特征空间的映射进行解码,得到重构数据,然后将重构数据和训练数据比较并不断优化去噪自编码器,使去噪自编码器学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佩薇王浙超曾九孙姚燕蔡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