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灰葡萄孢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抗病性鉴定
,具体涉及一株灰葡萄孢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侵染引起的灰霉病是我国南方葡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Botrytiscinerea主要危害葡萄花冠、花序和果实,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损失在20%左右,在发病严重的葡萄园,病穗率甚至达到40%以上。葡萄灰霉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南方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灰霉病防控越来越引起生产者的重视,除常规的药剂防控外,选育优良的抗病新品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控途径。鉴定和筛选出抗病的种质资源,是进行葡萄抗病育种的前提。葡萄品种抗病性鉴定主要依赖田间鉴定,通过在田间调查不同葡萄品种果实的发病严重度来评价其抗病性。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稳定。而室内鉴定从实施步骤上来说则相对简单,操作可控性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新的灰葡萄孢及其在葡萄灰霉病抗性鉴定中的应用。r>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灰葡萄孢Jsz00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7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灰葡萄孢Jsz00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75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葡萄孢Jsz001在葡萄灰霉病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3.一种葡萄灰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所述的灰葡萄孢Jsz001无伤接种至葡萄果实表面,然后培养,根据果实表面产生的病斑面积来进行葡萄灰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挑取所述的灰葡萄孢Jsz001接种于PDA平板上,于20℃黑暗条件下培养4天;
b.挑选待鉴定的表面光洁、无伤口的葡萄果实,经表面消毒后晾干,得到灭菌的葡萄果实;
c.待灰葡萄孢Jsz001的菌落边缘扩展至PDA平板2/3至3/4处时,沿菌落边缘打取直径5mm的菌饼;
d.将步骤b的灭菌的葡萄果实置于内底垫有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将步骤c的菌饼倒扣在果实上;
e.然后置于20℃、相对湿度80%-9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4天;
f.测量并计算果实表面上病斑面积,根据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表面积的百分比PV来进行病害分级,病级及对应分级标准如下:
0级:果实表面无病斑,PV=0;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表面积的0<PV<5.0%;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龚林忠,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顾霞,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