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属喷浆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湿喷机在边坡、矿山巷道等结构支护作业中使用量极大,但在具体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湿喷机设备在运行中,一方面上料、混料及喷浆作业设备之间往往均直接连通,从而导致物料上料、搅拌及喷浆作业时易产生压力泄露情况发生,并因此导致喷浆压力稳定性差、物料上料效率低下,甚至造成物料逆流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喷浆施工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传统的喷浆机在运行中,往往不具备自主运行能力或采用基于行走轮为基础的行走结构,因此行走移动能力差,且行走移动中对复杂路况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对复杂工作环境及喷浆工艺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喷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湿喷机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包括履带底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包括履带底盘、储料车厢、注浆泵、混料箱、承料箱、上料泵、上料管、连杆翻转机构及驱动电路,所述履带底盘后端面与储料车厢铰接,并位于储料车厢正前方,所述注浆泵与履带底盘前端面连接,且注浆泵轴线与履带底盘轴线呈0°—90°夹角,所述混料箱、承料箱分别通过连杆翻转机构与履带底盘连接,其中所述混料箱位于注浆泵及承料箱之间,且注浆泵、混料箱、承料箱沿履带底盘轴线均布并同轴分布,所述的混料箱、承料箱上端面与履带底盘上端面呈0°—120°夹角,所述上料泵通过连杆翻转机构与储料车厢前端面连接,且上料泵位于承料箱上方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包括履带底盘、储料车厢、注浆泵、混料箱、承料箱、上料泵、上料管、连杆翻转机构及驱动电路,所述履带底盘后端面与储料车厢铰接,并位于储料车厢正前方,所述注浆泵与履带底盘前端面连接,且注浆泵轴线与履带底盘轴线呈0°—90°夹角,所述混料箱、承料箱分别通过连杆翻转机构与履带底盘连接,其中所述混料箱位于注浆泵及承料箱之间,且注浆泵、混料箱、承料箱沿履带底盘轴线均布并同轴分布,所述的混料箱、承料箱上端面与履带底盘上端面呈0°—120°夹角,所述上料泵通过连杆翻转机构与储料车厢前端面连接,且上料泵位于承料箱上方并与承料箱连通,上料泵后端面通过上料管与储料车厢连通,所述驱动电路与履带底盘侧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注浆泵、上料泵及连杆翻转机构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混凝土上料搅拌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包括承载筒、料口、导流槽、搅拌机构、搅拌电动机、振荡机构,所述承载筒轴线与履带底盘上端面平行分布,并与履带底盘轴线垂直分布,所述导流槽上端面设料口,并通过料口与导流槽连通,所述导流槽与料口同轴分布,其下端面与承载筒上端面连接,且导流槽上端面面积为料口面积的至少1.5倍,所述搅拌机构嵌于承载筒内并与承载筒同轴分布,且所述搅拌机构一端通过传动轴与搅拌电动机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搅拌机构与承载筒外侧面连接,所述振荡机构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新明,张红军,魏垂胜,刘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倍特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