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160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当用于生产预冷混凝土时,制冷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高压储液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空气冷却器的入口与制冷剂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水冷却器与高压储液器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空气冷却器的出口以及水冷却器均与低压循环储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当用于生产预热混凝土时,空气冷却器的入口以及水冷却器均与制冷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空气冷却器的出口以及水冷却器均与高压储液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制冷剂泵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低压循环储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具有既能用于混凝土预热生产又能用于混凝土预冷生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建设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建筑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电站大坝工程、大跨度桥梁等。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系数较小、导热系数低,自然散热极慢,但其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且幅度大。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内外温差较大时,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是当前控制混凝土温升最有效和最常见的措施之一。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主要方式是对其原材料进行预冷或预热,即在混凝土拌和前对其原材料进行冷却或加热。混凝土原材料通常包括粗骨料、砂(细骨料)、胶凝材料(水泥、煤灰等)、水、外加剂等。当前常用的预冷工艺主要包括粗骨料风冷以及加片冰、冷水拌和,常用的预热工艺主要包括通过锅炉对粗骨料进行蒸汽加热以及加热水拌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中亚、西亚、中东欧以及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寒地区,由于冬夏温差大,在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为满足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压缩机(1)、高压储液器(2)、空气冷却器(3)、水冷却器(4)、制冷剂泵(5)、低压循环储液器(6)和冷凝器(7),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出口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5)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当用于生产预冷混凝土时,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7)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出口与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入口与所述制冷剂泵(5)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压缩机(1)、高压储液器(2)、空气冷却器(3)、水冷却器(4)、制冷剂泵(5)、低压循环储液器(6)和冷凝器(7),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出口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剂泵(5)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当用于生产预冷混凝土时,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7)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出口与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入口与所述制冷剂泵(5)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水冷却器(4)与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出口以及水冷却器(4)均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当用于生产预热混凝土时,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入口以及水冷却器(4)均与所述制冷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出口以及水冷却器(4)均与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制冷剂泵(5)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7)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出口与所述低压循环储液器(6)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生产预冷预热集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液器(2)的出口与所述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笠曾凡杜于永军王佐奇涂怀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