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及一种车辆和该前纵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40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及一种车辆和该前纵梁的制造方法,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来说,其为一体挤压成型的中空的型腔结构,包括前纵梁壳体,刚性段填充材料和吸能段填充材料,吸能段填充材料、刚性段填充材料交替排列。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辆来说,包括上述的前纵梁。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来说,S1:将挤压模具连接在挤压设备上;S2:将铝合金铸锭加热;S3:挤压装置向挤压模具行进;S4:牵引挤压件;S5:挤压筒内部的铝合金铸锭被全部被转化成挤压件。S6:将所述汽车前纵梁沿纵向分区,并交替填充刚性段填充材料和吸能段填充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前纵梁获得良好的压溃折皱变形效果,以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及一种车辆和该前纵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的
,尤其涉及一种分区材料填充的汽车前纵梁。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前纵梁。本专利技术又涉及上述前纵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能源消耗,轻量化成为车辆设计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但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还要注重汽车零部件结构的强度,这也是当今研究设计的主题之一。汽车前纵梁是车身结构吸收碰撞能量的重要部件,它的前端部通过螺栓与保险杠系统的吸能盒相连,后端部通过焊接与车身地板相连。它是车身重要的承载单元,传力部件和吸能器之一,它的设计对于汽车前碰撞安全性影响很大。理想的汽车前纵梁设计,不能将前纵梁设计的过于柔软,否则将无法有效地保护乘客的生存空间;也不能将前纵梁设计得过于刚硬,使得车辆加速度响应过大,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理想的汽车前纵梁设计应该在这两点之中找到平衡。目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大多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技术,通过钢板冲压成型,使前纵梁结构大多为薄壁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挤压成型的中空的型腔结构,包括前纵梁壳体(1),沿前纵梁壳体(1)纵向进行多个分区,各分区内为填充材料(2),所述填充材料(2)包括刚性段填充材料和吸能段填充材料,所述吸能段填充材料、刚性段填充材料交替排列,各填充材料(2)之间,填充材料(2)与前纵梁壳体(1)之间皆以结构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挤压成型的中空的型腔结构,包括前纵梁壳体(1),沿前纵梁壳体(1)纵向进行多个分区,各分区内为填充材料(2),所述填充材料(2)包括刚性段填充材料和吸能段填充材料,所述吸能段填充材料、刚性段填充材料交替排列,各填充材料(2)之间,填充材料(2)与前纵梁壳体(1)之间皆以结构胶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中,所述吸能段填充材料为蜂窝材料,所述蜂窝材料包括多个胞元。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中,所述胞元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中,所述蜂窝材料的轴线方向和前纵梁轴线方向平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后端留有接口与车身接口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前端应留有接口与吸能盒或保险杠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分区填充材料的汽车前纵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飞张天昊黄启华邱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