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13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头、姿态调整机构、旋转驱动单元和机架。旋转驱动单元设置于机架上,姿态调整机构与旋转驱动单元连接,吸头设置在姿态调整机构上。吸头在接触产品表面执行吸取时,姿态调整机构根据产品表面的曲度柔性自调整吸头的姿态,以使吸头的吸取面与产品表面相互平行,增大接触面积,姿态调整机构还可以在旋转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转动,以补偿吸头在吸取产品时的角度偏差,从而提升了吸取装置的吸取成功率,使得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装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线的组装工艺中,吸取搬运为常见的组装工艺。即利用吸取装置将产品吸起来然后搬运至预定位置进行后续组装。对于吸取表面为曲面、斜面或不规则面的产品,例如摄像头,吸头与吸取平面之间无法完全贴合进而造成吸取成功率低、吸取效果差。使用机械手或角度调整设备来吸取曲面产品,虽然可以提高吸取成功率,但是专用设备针对性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能兼容多数产品,适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取装置,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能够自适应产品表面的曲度,以提高吸取成功率,进而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取装置,包括:吸头,用于吸取产品;姿态调整机构,与所述吸头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头接触所述产品表面时调整所述吸头的姿态以适应所述产品的表面曲度;旋转驱动单元,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转动以调整所述吸头在吸取所述产品时的角度;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头(1),用于吸取产品;/n姿态调整机构(2),与所述吸头(1)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头(1)接触所述产品表面时调整所述吸头(1)的姿态以适应所述产品的表面曲度;/n旋转驱动单元(31,32),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1,3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转动以调整所述吸头(1)在吸取所述产品时的角度;以及/n机架(4),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1,32)设置于所述机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头(1),用于吸取产品;
姿态调整机构(2),与所述吸头(1)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头(1)接触所述产品表面时调整所述吸头(1)的姿态以适应所述产品的表面曲度;
旋转驱动单元(31,32),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1,3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转动以调整所述吸头(1)在吸取所述产品时的角度;以及
机架(4),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1,32)设置于所述机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2)包括:
中间件(20);
第一摆动件(21),设置于所述中间件(20)上方且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31,32)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21)被配置为相对所述中间件(20)围绕第一轴线(X)转动进而调整所述吸头(1)的姿态;以及
第二摆动件(22),所述第二摆动件(22)设置于所述中间件(20)下方且与所述吸头(1)连接,所述第二摆动件(22)被配置为相对所述中间件(20)围绕第二轴线(Y)转动进而调整所述吸头(1)的姿态;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X)和第二轴线(Y)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20)的外表面上具有向外突出的两个第一悬臂轴(201)和两个第二悬臂轴(202),所述第一悬臂轴(201)和所述第二悬臂轴(202)交叉设置且沿所述中间件(20)的周向等间隔排布,两个所述第一悬臂轴(201)的连线构成所述第一轴线(X),两个所述第二悬臂轴(202)的连线构成所述第二轴线(Y);
所述第一摆动件(21)的两侧向外突出形成有两个第一摆动臂(211),所述第一摆动臂(2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悬臂轴(201)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摆动件(22)的两侧向外突出形成有两个第二摆动臂(221),所述第二摆动件(2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悬臂轴(20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21)具有中空的第一内腔(212);
所述第二摆动件(22)具有中空的第二内腔(222);
所述中间件(20)具有中空的第三内腔(200);
所述第一内腔(212)、所述第二内腔(222)、所述第三内腔(200)与所述吸头(1)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212)具有第一首端开口(212a)和第一末端开口(212b),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开口(212b)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摆动臂(211)上且朝向所述第一悬臂轴(201);
所述第二内腔(222)具有第二首端开口(222a)和第二末端开口(222b),其中,所述第二首端开口(222a)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摆动臂(221)上且朝向所述第二悬臂轴(202);
所述第三内腔(200)具有第三上侧开口(201a)和第三下侧开口(202a),其中,所述第三上侧开口(201a)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悬臂轴(201)上且至少部分连通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末端开口(212b),所述第三下侧开口(202a)也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悬臂轴(202)上且至少部分连通到对应的所述第二首端开口(222a);
所述吸头(1)通过所述第二末端开口(222b)依次与所述第二内腔(222)、所述第三内腔(200)和所述第一内腔(2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臂(211)的末端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2111),两个所述第一夹爪(2111)之间形成有第一穿设空间(2a),两个所述第一悬臂轴(201)分别活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穿设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福乾尚奔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