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82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涉及汽车装置领域,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底端沿竖直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关于安装座的高度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二螺纹孔的轴向与安装座呈互相垂直状,安装座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一侧匹配安装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呈竖直状,调节杆远离安装座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手感较佳且稳定可靠,有效的解决了手动挡原车换挡纵手柄无法根据驾驶员特征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
技术介绍
汽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代步和货运手段,在汽车文化发达的地区,汽车甚至是一种“高级玩具”,但从本质上来说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在汽车驾驶的过程中,尤其是手动挡的汽车,驾驶员操作最频繁的部件便是换挡操作,而换挡操作必不可少的需要用到换挡操纵杆和换挡手柄,然而汽车在出厂时其换挡操作杆的高度是固定的,操作者无法直接进行有效的调整,这使得换挡操作杆不能完全适应不同臂长、不同坐姿和不同使用习惯的驾驶员,导致该车辆的驾驶感受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解决了手动挡原车换挡纵手柄无法根据驾驶员特征进行调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底端沿竖直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关于安装座的高度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二螺纹孔的轴向与安装座呈互相垂直状,安装座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一侧匹配安装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呈竖直状,调节杆远离安装座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槽,且调节杆位于靠近安装座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槽,通槽贯穿于调节杆,且通槽与凹槽呈连通状,两组第二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且螺丝的一端贯穿于通槽并延伸至凹槽内,调节杆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且调节杆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球头,球头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且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优选的,安装座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第一皮套,且第一皮套呈竖直向下状,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一皮套的轴心处。优选的,凹槽内安装有垫环,且垫环与螺丝呈套接。优选的,球头与调节杆之间安装有螺母,且螺母与螺杆呈螺纹套接。优选的,球头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第二皮套,且螺母套接于第二皮套内。优选的,球头内开设有腔体,且球头的外壁固定环套接有棉套,棉套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纺织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第一皮套遮挡安装座与操纵杆的连接部位,通过第二皮套遮挡螺母和螺杆,使得该装置更加美观。2、该装置通过安装座、调节杆和球头的分体式设计,便于拆卸清理维护,且通过上下调移动节杆使得球头的高度得以调整,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驾驶者的操作习惯。3、该装置通过纺织层提供良好的透气手感并且防滑,通过棉套起到吸汗的作用并提供柔和的手感,通过在球头内开设腔体,使得球头的质量减轻操纵省力。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手感较佳且稳定可靠,有效的解决了手动挡原车换挡纵手柄无法根据驾驶员特征进行调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标号:1、安装座;2、第一皮套;3、第一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5、调节杆;6、凹槽;7、通槽;8、垫环;9、螺丝;10、第三螺纹孔;11、球头;12、第四螺纹孔;13、螺杆;14、螺母;15、第二皮套;16、腔体;17、棉套;18、纺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底端沿竖直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且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4关于安装座1的高度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二螺纹孔4的轴向与安装座1呈互相垂直状,安装座1位于第二螺纹孔4的一侧匹配安装有调节杆5,且调节杆5呈竖直状,调节杆5远离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槽6,且调节杆5位于靠近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槽7,通槽7贯穿于调节杆5,且通槽7与凹槽6呈连通状,两组第二螺纹孔4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9,且螺丝9的一端贯穿于通槽7并延伸至凹槽6内,调节杆5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0,且调节杆5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球头11,球头1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2,且第三螺纹孔10和第四螺纹孔12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3,安装座1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第一皮套2,且第一皮套2呈竖直向下状,第一螺纹孔3位于第一皮套2的轴心处,凹槽6内安装有垫环8,且垫环8与螺丝9呈套接,球头11与调节杆5之间安装有螺母14,且螺母14与螺杆13呈螺纹套接,球头11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第二皮套15,且螺母14套接于第二皮套15内,球头11内开设有腔体16,且球头11的外壁固定环套接有棉套17,棉套1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纺织层18。工作原理:该装置的安装方式为,将原车的握把拆下,通过第一螺纹孔3将安装座1旋紧在换挡操纵杆上,并将第一皮套2整理整齐,使其遮挡安装座1与操纵杆的连接部位,将螺丝9依次穿过垫环8与调节杆5上的凹槽6和通槽7,并将螺丝9拧入第二螺纹孔4,内,先上下移动调节杆5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再将螺丝9锁死使得调节杆5的位置固定,将螺杆13旋紧在球头11底端的第四螺纹孔12内,并在螺杆13上旋上螺母14,将螺杆13的底端对准第三螺纹孔10,并通过旋转球头11将螺杆13旋入第三螺纹孔10内,调整球头11的方向到指定角度后,想调节杆5的方向旋紧螺母14,使得球头11的位置角度得以固定,将第二皮套15整理整齐,使得第二皮套15盖住螺母14,此时该装置即可使用。该装置的球头11外套接有一侧棉套17和一层纺织层18,纺织层18具有良好的透气手感并且防滑,棉套17则具有吸汗的作用并提供柔和的手感,球头11内开设有腔体16,使得球头11的质量减轻操纵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端沿竖直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且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4)关于安装座(1)的高度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二螺纹孔(4)的轴向与安装座(1)呈互相垂直状,安装座(1)位于第二螺纹孔(4)的一侧匹配安装有调节杆(5),且调节杆(5)呈竖直状,调节杆(5)远离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槽(6),且调节杆(5)位于靠近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槽(7),通槽(7)贯穿于调节杆(5),且通槽(7)与凹槽(6)呈连通状,两组第二螺纹孔(4)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9),且螺丝(9)的一端贯穿于通槽(7)并延伸至凹槽(6)内,调节杆(5)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0),且调节杆(5)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球头(11),球头(1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2),且第三螺纹孔(10)和第四螺纹孔(12)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的换挡手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端沿竖直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且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4)关于安装座(1)的高度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二螺纹孔(4)的轴向与安装座(1)呈互相垂直状,安装座(1)位于第二螺纹孔(4)的一侧匹配安装有调节杆(5),且调节杆(5)呈竖直状,调节杆(5)远离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槽(6),且调节杆(5)位于靠近安装座(1)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槽(7),通槽(7)贯穿于调节杆(5),且通槽(7)与凹槽(6)呈连通状,两组第二螺纹孔(4)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9),且螺丝(9)的一端贯穿于通槽(7)并延伸至凹槽(6)内,调节杆(5)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0),且调节杆(5)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球头(11),球头(11)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2),且第三螺纹孔(10)和第四螺纹孔(12)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杆(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霞赵海涛马道南赵君桐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独树格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