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包含:若干个驱动装置,与齿轮箱的吸油口连接;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与各个驱动装置连接;若干个过滤器,分别与过滤器进口阀块连通;过滤器出口阀块,与各个过滤器连接,过滤器出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并联的温控阀以对液压油分流,温控阀外部包含一阀套,阀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分别与温控阀的进油孔、高温出口、低温出口连通;齿轮箱分油器,通过若干个换热通道或常态通道与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连通。其优点是:其通过多软管通道过油、同时采用多个带有阀套的温控阀并联布置,能有效降低润滑冷却系统内部各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速,减少液压油通过该润滑系统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和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风机平台价格的持续下降,为提高风电设备利用率,目前2MW已成为国内风机的主力机型,5MW至8MW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5MW至8MW机型正处于快速开发、更新迭代的进程中。随着兆瓦级的增大,风机的齿轮箱润滑系统所需的润滑油流量也逐步增大,主要通过不同规格的电机泵和机械泵组合来实现流量提升。这类润滑系统属于低压流体技术范畴,最高工作压力不高,通常不超过15bar。但在日常运用中,大兆瓦级风机的运用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润滑系统各零部件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低温工况条件下,压降尽量减小、系统总的压降不得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将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若干个过滤器、过滤器出口阀块和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相结合,通过多个大通径软管通道过油、同时采用多个带有阀套的温控阀并联布置,能有效降低润滑冷却系统内部各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速,减少液压油通过该润滑系统的压力损失;本技术的润滑系统内部降压损的构造方式,简单易行、成本增加幅度不大,且对整套风力发电机的整体性能无影响,能完全满足大兆瓦级、大流量级风力发电机润滑冷却系统的使用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包含:若干个驱动装置,与所述齿轮箱的吸油口连接;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与各个所述驱动装置连接;若干个过滤器,分别与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连通;过滤器出口阀块,与各个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并联的温控阀以对液压油分流,所述温控阀外部包含一阀套,所述阀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温控阀的进油孔、高温出口、低温出口连通;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通过若干个换热通道或常态通道与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连通。可选的,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单向阀、压力测试仪表和安全阀。可选的,所述换热通道包含若干个换热器。可选的,所述温控阀的进油孔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温控阀的高温出口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温控阀的低温出口与所述常态通道连通。可选的,各个部件之间采用大通径软管连通。可选的,所述大通径软管与各部件采用机械螺纹连接,并扣压压紧。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机械泵或电动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将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若干个过滤器、过滤器出口阀块和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相结合,通过多软管通道过油、同时采用多个带有阀套的温控阀并联布置,能有效降低润滑冷却系统内部各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速,减少液压油通过该润滑系统的压力损失;本技术的润滑系统内部降压损的构造方式,简单易行、成本增加幅度不大,且对整套风力发电机的整体性能无影响,能完全满足大兆瓦级、大流量级风力发电机润滑冷却系统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温控阀和阀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其为一种可供5.5MW风电机组配套使用的齿轮箱润滑系统,该系统包含依次连接的:若干个驱动装置1、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2、若干个过滤器3、过滤器出口阀块4和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5。所述驱动装置1为机械泵或电动泵,所述驱动装置1与所述齿轮箱8的吸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2与各个所述驱动装置1连接,用于过滤杂质的各个过滤器3分别与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2连通。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4与各个所述过滤器3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4包含若干个并联的温控阀41以对液压油分流,所述温控阀41外部包含一阀套42,所述阀套42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温控阀41的进油孔411、高温出口412、低温出口413连通。所述齿轮箱分油器5通过若干个换热通道或常态通道与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4连通。其中,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2包含若干个单向阀、压力测试仪表和安全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所述压力测试仪表用于测试此处液压油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所述压力测试仪表发出报警并联合安全阀运作,以保护该系统正常运行。所述换热通道包含若干个换热器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两条换热通道,每条换热通道均包含一个换热器6,高温液压油经换热通道换热冷却,转化为低温液压油,流入所述齿轮箱分油器5以便对齿轮箱8进行冷却以及齿轮的润滑。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温控阀41(箭头方向为液压油流向)。当前风电行业使用的温控阀41几乎都为进口所得,而大通流能力的温控阀41存在配套困难及成本高的问题。在本技术中,在温控阀41的外部自主开发了一种增加通油能力的阀套42,该阀套42外部设计了通油环槽43,并在通油环槽43与温控阀41连接处设计多个均布通孔。该阀套42解决了温控阀41直接安装在阀块内部的过油能力限制,能根据系统总流量的需求多个并联布置,进而减少液压油流经温控阀41的局部压力损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油环槽43的通孔分别与温控阀41的进油孔411、高温出口412、低温出口413连通,所述温控阀41的进油孔411与所述过滤器3连通,所述温控阀41的高温出口412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温控阀41的低温出口413与所述常态通道连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采用大通径软管7连通,大通径软管7降低了管路内液压油的流速,也尽可能降低了管路中的沿程阻力,减少了液压油经过管路内的压力损失。另外,为了确保大通径软管7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所述大通径软管7与各部件采用机械螺纹连接,并扣压压紧,大通径软管7与各部件紧密连接,可避免油路中液压油压力过大时把软管冲开。在本实施例中,该系统的油液流量分别由两组电动泵和一组机械泵共同提供,电动泵和机械泵分别从齿轮箱8的三处吸油口吸油,随后分别将液压油汇入过滤器进口阀块2进行汇总,汇总后的液压油经过滤器3过滤后进入过滤器出口阀块4中的温控阀41,温控阀41根据温度变化控制液压油两路流向的比例。一路高温液压油经换热器6换热后进入齿轮箱分油器5,另一路低温液压油直接进入齿轮箱分油器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将驱动装置1、过滤器进口阀块2、过滤器3、过滤器出口阀块4和齿轮箱分油器5等部件相结合,通过多软管通道过油、同时采用多个带有阀套42的温控阀41并联布置,能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若干个驱动装置,与所述齿轮箱的吸油口连接;/n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与各个所述驱动装置连接;/n若干个过滤器,分别与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连通;/n过滤器出口阀块,与各个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并联的温控阀以对液压油分流,所述温控阀外部包含一阀套,所述阀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温控阀的进油孔、高温出口、低温出口连通;/n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通过若干个换热通道或常态通道与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若干个驱动装置,与所述齿轮箱的吸油口连接;
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块,与各个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若干个过滤器,分别与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连通;
过滤器出口阀块,与各个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并联的温控阀以对液压油分流,所述温控阀外部包含一阀套,所述阀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温控阀的进油孔、高温出口、低温出口连通;
用于将液压油分配到齿轮的齿轮箱分油器,通过若干个换热通道或常态通道与所述过滤器出口阀块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进口阀块包含若干个单向阀、压力测试仪表和安全阀。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俊,赵书敏,梅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敏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