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586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包括轮内盘和链轮齿,所述轮内盘外侧均匀设置有链轮齿,且链轮齿前端设置有齿尖,并且相邻两组链轮齿之前设置有螺纹轮廓,螺纹轮廓后侧的链轮齿上设置有齿凹槽,轮内盘内侧边均匀开设有内盘凹槽,且轮内盘上均匀开设有固定孔。该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采用在驱动轮本体上设置内盘凹槽结构,将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之后在驱动轮的内盘凹槽内部填充固定件,拆卸固定件使得驱动轮和驱动轴组装方便,并且齿尖的宽度大于传动驱动轮的宽度,驱动轮通过降低履带的驱动直径以获得更大的驱动力,凹槽设计使单个驱动齿厚度是普通型的3倍,提高驱动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
本技术涉及履带驱动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式起重机凭借其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起重性能好以及机器的通过性、机动性、灵活性高等诸多优势得到石化、核电、风电、火电等建设工程青睐。随着工程建设市场对履带式起重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履带式起重机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也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履带行走机构是履带式起重机设计中的一大重点,现有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中的履带板的设计、铸造、热处理技术以及履带板与驱动轮的啮合与传动形式都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履带行走机构中的驱动轮与履带板啮合与传动方式的设计决定了整体行走是否连续平稳,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驱动轮的节距为215.9mm、驱动轮样式为23齿,而齿尖厚度为17.7mm,齿尖厚度较薄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包括轮内盘和链轮齿,所述轮内盘外侧均匀设置有链轮齿,且链轮齿前端设置有齿尖,并且相邻两组链轮齿之前设置有螺纹轮廓,螺纹轮廓后侧的链轮齿上设置有齿凹槽,轮内盘内侧边均匀开设有内盘凹槽,且轮内盘上均匀开设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轮内盘内部均匀开设有四组内盘凹槽,且内盘凹槽设置在两组固定孔之间的间隔内侧,同时轮内盘上均匀设置有32组固定孔,且轮内盘外侧面设置有倒角结构,并且固定孔内侧倒角。优选的,所述轮内盘外侧均匀设置有十一组链轮齿,且链轮齿前端设置的齿尖为三角结构,同时齿尖的厚度为124.5mm,且齿尖中部的厚度大于两侧齿凹槽位置的齿尖厚度。优选的,所述轮内盘上开设的固定孔的直径为26mm,且相邻两组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为23mm,而固定孔两侧端倒角半径为1mm。优选的,所述链轮齿侧面设置的螺纹轮廓为弧形结构,且螺纹轮廓外侧设置的齿凹槽宽度相同,并且齿凹槽内部的链轮齿侧面厚度和轮内盘的厚度相同,相邻两组螺纹轮廓之间的节距为215.9mm。优选的,所述链轮齿上端的两侧均采用半径为60mm倒角处理,且齿凹槽内部链轮齿侧面倒角半径为4mm,同时齿凹槽内部的边角处的弧形结构半径为30mm,且轮内盘和链轮齿连接的设置有半径30mm的弧形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采用在驱动轮本体上设置内盘凹槽结构,将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之后在驱动轮的内盘凹槽内部填充固定件,拆卸固定件使得驱动轮和驱动轴组装方便,并且齿尖的宽度大于传动驱动轮的宽度,驱动轮通过降低履带的驱动直径以获得更大的驱动力,凹槽设计使单个驱动齿厚度是普通型的3倍,提高驱动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驱动轮示意图。图中:1、轮内盘;2、固定孔;3、齿凹槽;4、链轮齿;5、螺纹轮廓;6、齿尖;7、内盘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包括轮内盘1和链轮齿4,轮内盘1外侧均匀设置有链轮齿4,且链轮齿4前端设置有齿尖6,并且相邻两组链轮齿4之前设置有螺纹轮廓5,螺纹轮廓5后侧的链轮齿4上设置有齿凹槽3,轮内盘1内侧边均匀开设有内盘凹槽7,且轮内盘1上均匀开设有固定孔2,轮内盘1内部均匀开设有四组内盘凹槽7,且内盘凹槽7设置在两组固定孔2之间的间隔内侧,同时轮内盘1上均匀设置有32组固定孔2,且轮内盘1外侧面设置有倒角结构,并且固定孔2内侧倒角,轮内盘1外侧均匀设置有十一组链轮齿4,且链轮齿4前端设置的齿尖6为三角结构,同时齿尖6的厚度为124.5mm,且齿尖6中部的厚度大于两侧齿凹槽3位置的齿尖6厚度,轮内盘1上开设的固定孔2的直径为26mm,且相邻两组固定孔2之间的距离为23mm,而固定孔2两侧端倒角半径为1mm,使用时,将驱动轮内部的轮内盘1中部圆孔安装在驱动轴上,之后将固定件安装在内盘凹槽7内部,之后将驱动轮侧面的固定孔2内部安装螺栓进而二次的固定,提高安装后结构的固定效果,而外侧设置的4啮合在履带板之间的间隙内部,并且齿凹槽3位置与履带板的间隙对应,并且齿凹槽3的设置防止行走中卷入螺纹轮廓5中的石子等杂物在啮合过程中磨损或割伤链轮齿4和履带板凸齿,使得杂质挤压在齿凹槽3内部。链轮齿4侧面设置的螺纹轮廓5为弧形结构,且螺纹轮廓5外侧设置的齿凹槽3宽度相同,并且齿凹槽3内部的链轮齿4侧面厚度和轮内盘1的厚度相同,相邻两组螺纹轮廓5之间的节距为215.9mm,链轮齿4上端的两侧均采用半径为60mm倒角处理,且齿凹槽3内部链轮齿4侧面倒角半径为4mm,同时齿凹槽3内部的边角处的弧形结构半径为30mm,且轮内盘1和链轮齿4连接的设置有半径30mm的弧形过渡,保证链轮齿4和轮内盘1连接处的整体强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包括轮内盘(1)和链轮齿(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内盘(1)外侧均匀设置有链轮齿(4),且链轮齿(4)前端设置有齿尖(6),并且相邻两组链轮齿(4)之前设置有螺纹轮廓(5),螺纹轮廓(5)后侧的链轮齿(4)上设置有齿凹槽(3),轮内盘(1)内侧边均匀开设有内盘凹槽(7),且轮内盘(1)上均匀开设有固定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包括轮内盘(1)和链轮齿(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内盘(1)外侧均匀设置有链轮齿(4),且链轮齿(4)前端设置有齿尖(6),并且相邻两组链轮齿(4)之前设置有螺纹轮廓(5),螺纹轮廓(5)后侧的链轮齿(4)上设置有齿凹槽(3),轮内盘(1)内侧边均匀开设有内盘凹槽(7),且轮内盘(1)上均匀开设有固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内盘(1)内部均匀开设有四组内盘凹槽(7),且内盘凹槽(7)设置在两组固定孔(2)之间的间隔内侧,同时轮内盘(1)上均匀设置有32组固定孔(2),且轮内盘(1)外侧面设置有倒角结构,并且固定孔(2)内侧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和工况差的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内盘(1)外侧均匀设置有十一组链轮齿(4),且链轮齿(4)前端设置的齿尖(6)为三角结构,同时齿尖(6)的厚度为124.5mm,且齿尖(6)中部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柏泓金璟熙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世珍工程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