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757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连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尾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处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一端内侧与轴承外圈配合,所述轴承套的一端的外圆周环设有橡胶垫,所述轴承套的另一端为柱管,所述柱管内侧与蜗杆配合,所述柱管外表面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通过定位孔与外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轴承套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通过定位孔与外壳连接,通过扭力弹簧为轴承套提供一个指向蜗轮侧的补偿力,使轴承套挤压橡胶垫带动轴承和蜗杆向蜗轮靠近,能够实现补偿蜗轮蜗杆传动间隙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附柱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助力机构是其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助力机构的各项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其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助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以及壳体组成,其中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中的蜗轮蜗杆在长时间的啮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使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不断增大,进而产生异响,从而影响汽车使用者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连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尾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处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一端内侧与轴承外圈配合,所述轴承套的一端的外圆周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连的蜗轮和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尾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处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一端内侧与轴承外圈配合,所述轴承套的一端的外圆周环设有橡胶垫,所述轴承套的另一端为柱管,所述柱管内侧与蜗杆配合,所述柱管外表面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通过定位孔与外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连的蜗轮和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尾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处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一端内侧与轴承外圈配合,所述轴承套的一端的外圆周环设有橡胶垫,所述轴承套的另一端为柱管,所述柱管内侧与蜗杆配合,所述柱管外表面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通过定位孔与外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轴承内圈内的蜗杆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弹性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外表面上套设有塑料衬套,所述塑料衬套与柱管过盈配合,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塑料衬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汉徐刚春颜云施桂强陈梅红
申请(专利权)人: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