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6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8
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对应滑动连接有充电天轨,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体以及电力传输线,电力传输线外露于外壳体上,导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罩体、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以及导电组件,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均固定穿设于安装罩体中,电力传输线设置有三根,且电力传输线通过导电组件分别与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电连接且可相对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滑动至对应停车位的上方后,导电滑动机构实现对充电枪进行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快速充电需求愈发强烈,直流快速充电,充电功率大,充电时间短,节约用户时间,因此,发展快速直流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关键。现有公开号为CN2093207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智能直流充电系统,包括支架、天轨和停车位,支架后侧设有定位二维码,支架侧面安装有智能开关电源,智能开关电源上方通过主线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天轨之间设置有电力输送铝线,电力输送铝线两端固定安装在墙壁之间,天轨上方安装有直流充电机,直流充电机表面开设有通孔A和通孔B,直流充电机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线缆收放轮,第二线缆另一端穿过通孔A和通孔B固定连接有充电枪,且第二线缆活动连接在线缆收放轮表面,直流充电机内部固定安装有储电源,储电源下方固定连接有电弓,电弓活动连接在电力输送铝线表面。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滑动过程中通过电弓与电力输送铝线接触对直流充电机进行电力传输,然而,电力输送铝线处于天轨的下方,长期处于暴露于外界的状态,容易受到侵蚀,且电弓滑动过程中与电力输送铝线之间产生向下的拉扯力与摩擦力,容易磨损电力输送铝线,导致电力输送铝线的寿命缩短,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在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滑动至对应停车位的上方后,导电滑动机构对充电枪进行电力传输,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对应滑动连接有充电天轨,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体以及电力传输线,所述电力传输线外露于所述外壳体上,所述导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罩体、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以及导电组件,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均固定穿设于安装罩体中,且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电力传输线设置有三根,且所述电力传输线通过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电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往复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安装块以及碳刷,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罩体滑动连接,所述碳刷用于与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接触以进行电传导,所述碳刷的数量与所述电力传输线一致且对应连接,且所述碳刷与所述安装块可拆卸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碳刷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安装块上对应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块与所述限位卡槽卡接设置,且所述碳刷之间呈三角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碳刷表面开设有紧贴弧面。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分别处于所述安装罩体的不同侧,所述接地电缆处于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之间,且所述正极电缆、负极电缆在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罩体整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安装罩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便于所述电力传输线往复滑动的运动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沿着充电天轨滑动时,电力传输线同时相对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滑动,当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滑动至对应停车位上方之后,正极电缆、负极电缆通电,由于导电组件的设置,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通过电力传输线与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通,电力传输线将正极电缆、负极电缆的电力传输给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中的充电枪,当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时,充电枪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且电力传输线与接地电缆接通,起到保护作用,减小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发生漏电故障的可能性,综上,在实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滑动至定位位置的同时实现对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中的充电枪进行电力传输,且正极电缆、负极电缆、接地电缆始终处于安装罩体中,减小电缆处于外界受到侵蚀而损坏的可能性;(2)通过设置碳刷,碳刷在滑动的过程中与电缆表面接触实现电力传输,避免拉扯正极电缆、负极电缆以及接地电缆,减小电缆发生应力破损的可能性;(3)碳刷与安装块可拆卸固定连接,且碳刷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位置与不同的限位卡槽卡接,当某个正极电缆或负极电缆发生故障时,便于与上下不同排的正极电缆、负极电缆电连接,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碳刷与不同的正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展示碳刷与安装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电天轨;2、外壳体;3、电力传输线;4、安装罩体;41、运动豁口;5、正极电缆;6、负极电缆;7、接地电缆;8、导电组件;81、安装块;82、碳刷;9、限位卡块;10、限位卡槽;11、紧贴弧面;12、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对应滑动连接有充电天轨1,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体2以及电力传输线3,外壳体2形成有空腔用于安装充电枪、线缆、收线装置以及控制收线装置工作的控制模块,且外壳体2通过设置滑轮12以及导滑块可沿着充电天轨1往复滑动,电力传输线3用于给充电枪提供电力,电力传输线3设置有三根,三根电力传输线3均外露于外壳体2上,当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沿着充电天轨1滑动至对应停车位上方时,通过设置的导电滑动机构,使得电力传输线3在同步滑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充电枪的电力传输。导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罩体4、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以及导电组件8。安装罩体4整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均固定穿设于安装罩体4中,且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安装罩体4对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起到防护作用,且安装罩体4的底壁上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个运动豁口41,便于电力传输线3伸入安装罩体4中与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电连接。安装罩体4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呈倒放的凸字形,从而在上壁上形成一个凹槽,具体的,接地电缆7处于安装罩体4上壁的凹槽中,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分别固定在安装罩体4的两个侧壁上,使得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呈三角分布,且接地电缆7处于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之间。电力传输线3通过导电组件8分别与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电连接且可相对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往复滑动。具体的,导电组件8包括安装块81以及碳刷82,安装块81处于安装罩体4内部,可通过设置吊环吊设在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中间,吊环与安装罩体4滑动连接,实现安装块81可沿着安装罩体4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对应滑动连接有充电天轨(1),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体(2)以及电力传输线(3),所述电力传输线(3)外露于所述外壳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罩体(4)、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以及导电组件(8),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均固定穿设于安装罩体(4)中,且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电力传输线(3)设置有三根,且所述电力传输线(3)通过所述导电组件(8)分别与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电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往复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对应滑动连接有充电天轨(1),所述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包括外壳体(2)以及电力传输线(3),所述电力传输线(3)外露于所述外壳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滑动机构包括安装罩体(4)、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以及导电组件(8),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均固定穿设于安装罩体(4)中,且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电力传输线(3)设置有三根,且所述电力传输线(3)通过所述导电组件(8)分别与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电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释放/回收/充电控制终端用导电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8)包括安装块(81)以及碳刷(82),所述安装块(81)与所述安装罩体(4)滑动连接,所述碳刷(82)用于与所述正极电缆(5)、负极电缆(6)、接地电缆(7)接触以进行电传导,所述碳刷(82)的数量与所述电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电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