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目前,35KV、110KV变电站已基本实现无人值班,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化发展也很快。但现有的巡检方式和技术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性要求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用以替代人工巡检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巡检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真正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能更快的加快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进程。目前,巡检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的高度大都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导致监控高度有限,且摄像头的角度只能左右调节而不能上下调节,使得监控范围有限,降低了监控的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设置有升降电机、转筒、螺纹柱和升降台,升降电机工作带动转筒转动,使得螺纹柱在螺纹圆柱槽内上移带动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中部固定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电机安装槽(3),所述电机安装槽(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电机(4),所述升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筒(5),所述转筒(5)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圆柱槽(6),所述螺纹圆柱槽(6)的内部嵌套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与螺纹圆柱槽(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7)的上端伸出螺纹圆柱槽(6)外连接有升降台(8),所述安装台(2)的上侧固定有限位外管(9),所述限位外管(9)的数量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限位外管(9)呈环形阵列环绕在转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中部固定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电机安装槽(3),所述电机安装槽(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电机(4),所述升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筒(5),所述转筒(5)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圆柱槽(6),所述螺纹圆柱槽(6)的内部嵌套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与螺纹圆柱槽(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7)的上端伸出螺纹圆柱槽(6)外连接有升降台(8),所述安装台(2)的上侧固定有限位外管(9),所述限位外管(9)的数量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限位外管(9)呈环形阵列环绕在转筒(5)的周围,三根所述限位外管(9)的内部均嵌套有限位内管(10),所述限位内管(10)的上端伸出限位外管(9)外与升降台(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8)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嵌套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与活动槽(12)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相连,所述活动杆(13)的上端安装有摄像头(15),所述安装板(11)与升降台(8)之间设置有移动盘(16),所述移动盘(16)的表面开设有滑孔(17),所述滑孔(17)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孔(17)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移动盘(16)的表面,四个所述滑孔(17)的内部均嵌套有支撑管(18),所述移动盘(16)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开设有凹槽(19),所述移动盘(16)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与安装板(11)上的四个所述活动杆(13)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的一端与活动杆(13)的底部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相连,所述拉杆(20)的另一端嵌套在凹槽(19)内,且拉杆(20)与凹槽(19)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上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缸(21),所述电动气缸(21)的伸缩端贯穿安装板(11)与移动盘(16)的上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一,蒋国容,申国强,戴船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