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58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包括铜管体和位于铜管体一端的法兰,铜管体与法兰一体结构,所述的铜管体外壁上开设有六条轴向凹槽,所述轴向凹槽沿铜管体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凹槽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高度低于轴向凹槽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铜管体的轴向凹槽内间隔设置凸块,铜管体上套装水套管后,所述轴向凹槽与水套管内壁形成冷却水道后,利用凸块作用,使得冷却水在此经过时由于冷却水道截面大小改变,而增大了冷却水的流速,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结晶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
技术介绍
管式结晶器中,水套管套装在铜管上,铜管上开设有轴向凹槽,水套管内壁与该凹槽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连铸时通水冷却。当冷却水量一定时,冷却水通道尺寸对于冷却水流速度影响较大,因此需合理选择冷却水通道尺寸。现有铜管上开设的轴向凹槽,一般都是直通式结构,所形成的水道尺寸一致,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水流速度基本无变化,不利于更好地提高结晶器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增大冷却水流速、提高结晶器冷却效率的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包括铜管体和位于铜管体一端的法兰,铜管体与法兰一体结构,所述的铜管体外壁上开设有六条轴向凹槽,所述轴向凹槽沿铜管体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凹槽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高度低于轴向凹槽深度。优选地,所述的凸块高度为轴向凹槽深度的一半。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块表面具有与所配套的水套管内壁一致的弧面。为便于水套管安装配合,所述的铜管体外壁上轴对称开设有一对卡槽,所述卡槽位于相邻的两条轴向凹槽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铜管体的轴向凹槽内间隔设置凸块,铜管体上套装水套管后,所述轴向凹槽与水套管内壁形成冷却水道后,利用凸块作用,使得冷却水在此经过时由于冷却水道截面大小改变,而增大了冷却水的流速,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结晶器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管体,2.法兰,3.轴向凹槽,4.凸块,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包括铜管体1和位于铜管体1一端的法兰2,铜管体1与法兰2一体结构,所述的铜管体1外壁上开设有六条轴向凹槽3,所述轴向凹槽3沿铜管体1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凹槽3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凸块4,所述凸块4高度低于轴向凹槽3深度。优选地,所述的凸块4高度为轴向凹槽3深度的一半,所述的凸块4表面具有与所配套的水套管内壁一致的弧面。所述的铜管体1外壁上轴对称开设有一对卡槽5,所述卡槽5位于相邻的两条轴向凹槽3之间,在装配时,卡槽5与设在水套管内壁的凸筋相配合,便于定位安装。本技术在铜管体的轴向凹槽3内间隔设置凸块4,铜管体1上套装水套管后,所述轴向凹槽3与水套管内壁形成冷却水道后,利用凸块4作用,使得冷却水在此经过时由于冷却水道截面大小改变,而增大了冷却水的流速,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结晶器的冷却效果。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包括铜管体(1)和位于铜管体(1)一端的法兰(2),铜管体(1)与法兰(2)一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管体(1)外壁上开设有六条轴向凹槽(3),所述轴向凹槽(3)沿铜管体(1)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凹槽(3)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凸块(4),所述凸块(4)高度低于轴向凹槽(3)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包括铜管体(1)和位于铜管体(1)一端的法兰(2),铜管体(1)与法兰(2)一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管体(1)外壁上开设有六条轴向凹槽(3),所述轴向凹槽(3)沿铜管体(1)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凹槽(3)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凸块(4),所述凸块(4)高度低于轴向凹槽(3)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结晶器所用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九鑫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