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宽度为450~630mm的高纯无氧铜带主要是采用立式全连续铸造+热轧+冷轧,即传统的三段式加工方法。其优点是经过热轧工序,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完全再结晶条件下进行,使铜带坯的组织致密性能改善;其缺点是设备投资大、生产流程长、热轧带坯需要铣面,降低成品率、生产能耗高。其他加工工艺如水平连铸+冷轧的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小,缺点是铸坯需要进行铣面加工,且氧含量较高,不稳定,很难达到的标准要求。上引法是一种生产无氧铜杆新工艺,具有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单位能耗低,生产品种及规格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没有三废污染,投资少等特点,是铜导体及铜材加工的理想工艺。上引法连铸机组是应用上引法的生产设备,其内部的石墨模具在高温下容易变形及损坏,因此需要配备冷却系统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能够迅速地对石墨模具进行降温,避免其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机构和换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分水块(6)、回水块(7)和位于保温炉(2)内的两块移动导热块(5),所述移动导热块(5)位于石墨模具(32)的两侧且相向设置,所述移动导热块(5)用于吸收所述石墨模具(32)上的热量;所述回水块(7)和所述分水块(6)上下固定设置且不在所述移动导热块(5)移动路径及其延长线上,所述移动导热块(5)朝向分水块(6)的侧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出液管接头(522)和进液管接头(521),所述移动导热块(5)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液流通的管路,该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521),而出口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机构和换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分水块(6)、回水块(7)和位于保温炉(2)内的两块移动导热块(5),所述移动导热块(5)位于石墨模具(32)的两侧且相向设置,所述移动导热块(5)用于吸收所述石墨模具(32)上的热量;所述回水块(7)和所述分水块(6)上下固定设置且不在所述移动导热块(5)移动路径及其延长线上,所述移动导热块(5)朝向分水块(6)的侧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出液管接头(522)和进液管接头(521),所述移动导热块(5)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液流通的管路,该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液管接头(521),而出口连接所述出液管接头(522);所述分水块(6)设置有分水端头(61),所述回水块(7)设置有回水端头(71),所述进液管接头(521)用柔性管路连接所述分水端头(61),所述出液管接头(522)用柔性管路连接所述回水端头(71);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散热筒(8)和蜂窝热交换网(9),所述散热筒(8)内不断地流通散热介质,所述散热筒(8)内沿着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蜂窝热交换网(9),所述蜂窝热交换网(9)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汇集管(93),两处的汇集管(93)分别连接泵和冷却液池;所述回水端头(71)通过回水管(72)连接所述泵,所述分水端头(61)通过分水管(62)连接所述冷却液池;所述泵将温度高的冷却液通入所述蜂窝热交换网(9)内进行降温,同时将降温后的冷却液注入冷却液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热交换网(9)包括若干个网状排列布置的散热环(91),所有的所述散热环(91)内部的管路互相连通;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散热环(91)设置有连通外部的分液管(92),同位于顶部或底部的分液管(92)汇集与一处再和所述汇集管(9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法连铸机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热交换网(9)垂直于所述散热介质的刘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德付,杨崇伟,沈万辉,王强,刘艳忠,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