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9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及制作工艺,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内框、外圈以及内圈,在支撑内框的最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在支撑内框的最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支撑内框包括若干块等距离分布,外圈和内圈同采用TPE‑A的材料制成,支撑内框采用TPE‑B的材料制成,轮胎在空车或载重较轻的情况下,仅外圈的较软胎面与地面接触,让整个轮胎的舒适度高;同时,当轮胎在载重较重的情况下,外圈及外圈衔接体的胎面同时与地面接触,既有效保证了轮胎的舒适度、又大大提升了轮胎的支撑力;TPE‑A和TPE‑B材料均为环保材料,且相融性高,可以同时回收,做到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为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正在使用的轮胎,大部分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利用轮胎内压缩空气的高压承载车辆的载荷,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充气轮胎被扎破时容易发生漏气,使轮胎承载能力减弱,并会对轮胎胎面产生剧烈磨损或不规则磨损,当胎内充气压力过大时还会发生爆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因此,研发出一种具有舒适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的非实心免充气轮胎成为汽车和轮胎行业的首要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免充气轮胎(公开号CN107053954B),该专利内容包括橡胶胎面、基部胶和弹性支撑体,其中,弹性支撑体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承压环、中部支撑体和内承压环,中部支撑体包括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一轴向通孔;外承压环周向环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帘布层,内承压环周向环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帘布层。本专利技术的免充气轮胎,具有较高的轮胎径向承载刚度和韧性,并且能够将轮胎接地压力均匀离散地传递至中部支撑体,使接地印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内框(1)、外圈(2)以及内圈(3),在所述支撑内框(1)的最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2),在所述支撑内框(1)的最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3),所述支撑内框(1)、外圈(2)、内圈(3)三者为一体式结构;/n所述支撑内框(1)包括若干块等距离分布,且每块均为波纹形状的支撑体(11)、对称连接在若干块支撑体(11)顶部的两个外圈衔接体(12)以及与若干块支撑体(11)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内圈衔接体(13);/n所述外圈(2)位于两个外圈衔接体(12)之间,且与两个外圈衔接体(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圈(3)位于内圈衔接体(13)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内框(1)、外圈(2)以及内圈(3),在所述支撑内框(1)的最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2),在所述支撑内框(1)的最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3),所述支撑内框(1)、外圈(2)、内圈(3)三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支撑内框(1)包括若干块等距离分布,且每块均为波纹形状的支撑体(11)、对称连接在若干块支撑体(11)顶部的两个外圈衔接体(12)以及与若干块支撑体(11)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内圈衔接体(13);
所述外圈(2)位于两个外圈衔接体(12)之间,且与两个外圈衔接体(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圈(3)位于内圈衔接体(13)的内部,且与内圈衔接体(13)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圈(2)和内圈(3)同采用TPE-A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内框(1)采用TPE-B的材料制成,所述TPE-A的硬度为50A-75A,所述TPE-B的硬度为90A-98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TPE-A由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制备而得: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40%-60%、石蜡级白油25%-45%、聚丙烯10%-25%、耐磨剂3%-5%、耐热剂5%-20%、接枝相容剂3%-10%、纳米橡胶粉10%-30%以及抗氧化或抗紫外线剂1%-5%;
所述TPE-B由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制备而得: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0%-30%、石蜡级白油5%-30%、聚丙烯40%-70%、纳米橡胶粉10%-30%、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5%-25%、耐热剂PPO5%-20%、耐磨剂3%-10%以及抗氧化或抗紫外线剂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注塑TPE可塑性弹性体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TPE-A由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制备而得: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40%、石蜡级白油25%、聚丙烯10%、耐磨剂3%、耐热剂5%、接枝相容剂3%、纳米橡胶粉13%以及抗氧化或抗紫外线剂1%;
所述TPE-B由如下质量份的成分制备而得:氢化苯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云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