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82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且胎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所述轮胎内表层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免充气轮胎技术领域,该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通过镂空腔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其相邻的镂空腔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所述轮胎内表层的厚度大于镂空腔的深度,使得该轮胎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组件的镂空腔对轮胎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而镂空腔内部的凸块与其相邻的镂空腔形成的T型加强肋提高了轮胎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提高了该轮胎的强度,且加强组件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该轮胎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免充气轮胎
,具体为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免充气轮胎是指不借助空气压力,而实现减震缓冲性能的轮胎。充气轮胎是用橡胶密闭有压力的空气,空气受到压缩时,空气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更加激烈导致气压升高,形成宏观上的弹性,充气轮胎优越的缓冲性能和低滚动阻力的特性迄今为止尚无其他轮胎可以超越,免充气轮胎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但是目前的免充气轮胎为了改善免充气轮胎的性能,现有的免充气轮胎采用了各种改良的设计,但免充气轮胎仍然存在很多待改进的问题,例如: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较差,并存在脱胎的安全隐患,以及使用寿命有限导致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解决了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较差,并存在脱胎的安全隐患,以及使用寿命有限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且胎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所述轮胎内表层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有镂空腔,所述镂空腔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其相邻的镂空腔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优选的,所述镂空腔的深度设置为3~5cm,各个镂空腔之间的间隔设置为6~10cm,所述轮胎内表层的厚度大于镂空腔的深度。优选的,所述轮胎内表层为一种弹性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轮胎外表层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条,且轮胎外表层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的两侧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防滑块。优选的,各个所述防滑条与防滑块之间和各个防滑块之间均形成了一个等距的缝隙,所述防滑条和防滑块的厚度设置为1~3cm。优选的,所述轮胎外表层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的两侧位置处的防滑块数量设置为相同,所述防滑条和防滑块均为一种耐磨橡胶材质构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通过镂空腔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其相邻的镂空腔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镂空腔的深度设置为3cm,各个镂空腔之间的间隔设置为6cm,所述轮胎内表层的厚度大于镂空腔的深度,使得该轮胎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组件的镂空腔对轮胎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而镂空腔内部的凸块与其相邻的镂空腔形成的T型加强肋提高了轮胎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提高了该轮胎的强度,且加强组件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该轮胎的减震性能,使得该轮胎在高速滚动的过程中,轮胎不易发生脱落情况,延长了该轮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中:1、胎体;2、轮胎外表层;21、防滑条;22、防滑块;3、轮胎内表层;4、加强组件;41、镂空腔;42、凸块;43、T型加强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三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胎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2,且胎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3,轮胎内表层3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4。加强组件4包括有镂空腔41,镂空腔41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42,凸块42与其相邻的镂空腔41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43。进一步,镂空腔41的深度设置为3cm,各个镂空腔41之间的间隔设置为6cm,轮胎内表层3的厚度大于镂空腔41的深度。进一步,轮胎内表层3为一种弹性材质的构件,为了提高减震效果。进一步,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条21,且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防滑块22,各个防滑条21与防滑块22之间和各个防滑块22之间均形成了一个等距的缝隙,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的厚度设置为1cm,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的防滑块22数量设置为相同,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均为一种耐磨橡胶材质构件,为了提高防滑耐磨的作用。实施例二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胎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2,且胎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3,轮胎内表层3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4。加强组件4包括有镂空腔41,镂空腔41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42,凸块42与其相邻的镂空腔41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43。进一步,镂空腔41的深度设置为5cm,各个镂空腔41之间的间隔设置为10cm,轮胎内表层3的厚度大于镂空腔41的深度。进一步,轮胎内表层3为一种弹性材质的构件,为了提高减震效果。进一步,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条21,且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防滑块22,各个防滑条21与防滑块22之间和各个防滑块22之间均形成了一个等距的缝隙,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的厚度设置为3cm,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的防滑块22数量设置为相同,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均为一种耐磨橡胶材质构件,为了提高防滑耐磨的作用。实施例三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胎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2,且胎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3,轮胎内表层3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4。加强组件4包括有镂空腔41,镂空腔41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42,凸块42与其相邻的镂空腔41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43。进一步,镂空腔41的深度设置为4cm,各个镂空腔41之间的间隔设置为8cm,轮胎内表层3的厚度大于镂空腔41的深度。进一步,轮胎内表层3为一种弹性材质的构件,为了提高减震效果。进一步,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条21,且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防滑块22,各个防滑条21与防滑块22之间和各个防滑块22之间均形成了一个等距的缝隙,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的厚度设置为2cm,轮胎外表层2的外表面位于防滑条21的两侧位置处的防滑块22数量设置为相同,防滑条21和防滑块22均为一种耐磨橡胶材质构件,为了提高防滑耐磨的作用。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使用时,轮胎在使用的过程中,多个加强组件4中的镂空腔41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而T型加强肋43对轮胎起到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所述胎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2),且胎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内表层(3)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4);/n所述加强组件(4)包括有镂空腔(41),所述镂空腔(41)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42),所述凸块(42)与其相邻的镂空腔(41)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所述胎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外表层(2),且胎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轮胎内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内表层(3)的内部表面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组件(4);
所述加强组件(4)包括有镂空腔(41),所述镂空腔(41)的内部一侧面设置有凸块(42),所述凸块(42)与其相邻的镂空腔(41)之间形成一个T型加强肋(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腔(41)的深度设置为3~5cm,各个镂空腔(41)之间的间隔设置为6~10cm,所述轮胎内表层(3)的厚度大于镂空腔(41)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加强筋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内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焦丽丽焦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云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