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清淤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具有一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源;潜水抽砂泵,设置于机架上;浮船,通过一组竖向伸缩件与机架相连,浮船上带有一配电柜和一无线摄像头;储气桶,设置于机架上,其内具有一内腔,底部带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及导气管路,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延伸穿入储气桶内,第二端延伸至浮船上,第二端通过一组三通接头分成一进气口和一排气口,进气口上具有一进气电磁阀,排气口上具有一排气电磁阀,进气口与外部的供气气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使清淤作业更加安全、高效,无需工厂停产、抽污水、拆除沉淀池防护盖等一系列繁杂的操作,大大降低清淤成本,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污水处理领域的清淤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潜水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化工领域或污水处理领域的沉淀池中多数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为了安全起见,现有的化工厂或污水处理厂均会在沉淀池上方封盖防护盖,这给沉淀池的清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清淤困难,有的工厂多年来没有清淤,致使沉淀池池底淤泥沉积较厚;而有的工厂为了清淤,会先抽干沉淀池内的水,然后拆除防护盖,之后再用机械挖出淤泥,最后再封上防护盖,这种方法一是需要工厂停产进行清淤操作,影响生产,二是清淤的难度较大,操作环节较多,且拆除防护盖后,沉淀池内的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会散出,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清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潜水清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一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源;潜水抽砂泵,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浮船,通过一组竖向伸缩件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浮船上带有一配电柜和一无线摄像头;储气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内具有一内腔,底部带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及导气管路,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延伸穿入所述储气桶内,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船上,其中,所述第二端通过一组三通接头分成一进气口和一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具有一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口上具有一排气电磁阀,所述进气口与外部的供气气源相连通。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架的底面上垂直布设三个竖向支腿;每一所述竖向支腿的下端均具有一水平滑板。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固定于所述机架前端的潜水清淤泵,所述潜水清淤泵的出水端通过一组四通接头分成下侧及左、右两侧三个出水口,位于下侧的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机架的后端倾斜设置,每一所述出水口上均具有一潜水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储气桶竖向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靠近后端处,所述潜水抽砂泵的泵体位于所述储气桶内,其吸砂口和排砂管路均位于所述储气桶外的机架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潜水导通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竖向伸缩件包括一对对称固定于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竖向套管,以及一对适配穿套于所述竖向套管内的伸缩杆,两所述伸缩杆插装于所述浮船左、右两侧设置的水平连接耳上,伸缩杆的上端具有适配卡挡于所述水平连接耳上方的限位挡块,且,所述竖向套管与所述伸缩杆的最大伸展长度大于淤泥沉淀池内的液面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路的第一端自所述储气桶的底壁垂直向上穿入,并延伸至所述储气桶的内腔靠近顶部处。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储气桶外侧的所述导气管路为导气软管。进一步的,所述浮船包括一上开口的弧形结构船体,在所述船体的上开口前、后两侧水平封盖有挡板,所述配电柜位于所述船体内,所述无线摄像头设置于船体前侧的所述挡板上,无线摄像头的图像采集端朝前。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气桶和导气管路来实现机架的下潜与上浮,配合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源和潜水抽砂泵来实现本装置的移动及清淤,另外,通过竖向伸缩件连接于机架上的浮船能够随机架一同运动,并始终保持漂浮在淤泥沉淀池的液面上,确保配电柜和无线摄像头不会进水,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工作及使用,使化工领域或污水处理领域的淤泥沉淀池清淤作业更加安全、高效,无需工厂停产、抽污水、拆除沉淀池防护盖等一系列繁杂的操作,大大降低清淤成本,且在整个清淤过程中,不会致使淤泥沉淀池内的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会散出,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人身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架的俯视放大图。图3是图1中浮船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潜水清淤装置,包括机架1、潜水抽砂泵2、浮船3、储气桶4及导气管路5。其中,机架1上具有一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源;潜水抽砂泵2设置于机架1上;浮船3通过一组竖向伸缩件与机架1相连,浮船3上带有一配电柜6和一无线摄像头7;储气桶4设置于机架1上,其内具有一内腔,底部带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液口8,在进液口8上还可设置一潜水导通电磁阀9,通过潜水导通电磁阀9来控制进液口8的开启与闭合;导气管路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气管路5的第一端延伸穿入储气桶4内,导气管路5的第二端延伸至浮船3上,且第二端需通过一组三通接头10分成一进气口11和一排气口12,进气口11与外部的供气气源相连通,并且在进气口11处具有一进气电磁阀13,在排气口12处具有一排气电磁阀14。具体的,机架1可为矩形结构的架体,其底面上垂直布设三个竖向支腿15,即机架1底面靠近前端处一个,靠近后端处两个,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增加竖向支腿15的数量;另外,由于淤泥沉淀池的池底会堆积厚厚的一层又软又滑的泥砂,因此在每一竖向支腿15的下端均设置有一水平滑板16,水平滑板16能够增大与淤泥的接触面积,同时还能够便于在淤泥上滑动,不影响本装置的前、后、左、右运动。储气桶4竖向设置于机架1的靠近后端处,潜水抽砂泵2的泵体位于储气桶4内,其吸砂口和排砂管路均位于储气桶4外的机架1下方,通过潜水抽砂泵2来完成淤泥沉淀池内的清淤工作。浮船3包括一上开口的弧形结构船体,在船体的上开口前、后两侧水平封盖有挡板,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淤泥沉淀池内的液体溅到船体内,配电柜6位于船体内,无线摄像头7设置于船体前侧的挡板上,无线摄像头7的图像采集端应朝前。竖向伸缩件包括一对对称固定于机架1左、右两侧的竖向套管17,以及一对适配穿套于竖向套管17内的伸缩杆18,两伸缩杆18插装于浮船3左、右两侧设置的水平连接耳19上,伸缩杆18的上端具有适配卡挡于水平连接耳19上方的限位挡块20,且竖向套管17与伸缩杆18的最大伸展长度应大于淤泥沉淀池内的液面高度,避免机架1与浮船3分离。动力源可为固定于机架1前端的潜水清淤泵21,潜水清淤泵21的出水端通过一组四通接头22分成下侧及左、右两侧三个出水口,位于下侧的出水口向机架1的后端倾斜设置,并且在每一出水口上均具有一潜水电磁阀23。通过开启下侧出水口上的潜水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一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源;/n潜水抽砂泵,设置于所述机架上;/n浮船,通过一组竖向伸缩件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浮船上带有一配电柜和一无线摄像头;/n储气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内具有一内腔,底部带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及/n导气管路,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延伸穿入所述储气桶内,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船上,其中,所述第二端通过一组三通接头分成一进气口和一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具有一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口上具有一排气电磁阀,所述进气口与外部的供气气源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一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源;
潜水抽砂泵,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浮船,通过一组竖向伸缩件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浮船上带有一配电柜和一无线摄像头;
储气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内具有一内腔,底部带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及
导气管路,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延伸穿入所述储气桶内,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浮船上,其中,所述第二端通过一组三通接头分成一进气口和一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具有一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口上具有一排气电磁阀,所述进气口与外部的供气气源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的底面上垂直布设三个竖向支腿,每一所述竖向支腿的下端均具有一水平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固定于所述机架前端的潜水清淤泵,所述潜水清淤泵的出水端通过一组四通接头分成下侧及左、右两侧三个出水口,位于下侧的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机架的后端倾斜设置,每一所述出水口上均具有一潜水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桶竖向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靠近后端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平,徐兴斌,张瀚元,李兵汉,刘万铭,张金立,李爱河,邢守鑫,孟岩杰,李曙光,李家飞,梁秀霞,刘宗波,
申请(专利权)人:锐驰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