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54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包括正循环导管、反循环导管、弯状底管、喇叭状底管、灌浆平台、正循环导管盖、反循环导管盖和气液混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弯状底管底管口朝向槽底角落,加强清理槽底角落沉渣的能力和效果,喇叭状导管的扩大口加强气举反循环清理槽底沉渣的范围,通过再反循环导管充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通过气液混合器,在导管中形成一种密度小于泥浆的浆气混合物,因其比重小而上升,下面的泥浆在负压作用下上升,在气压动量的联合作用下,形成流速、流量较大的反循环流动,泥浆携带沉渣从导管反出,排至地面导管出浆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渣清除装置,具体为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泥浆护壁配合成槽机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成槽结束后槽底会有一定厚度的沉渣和大量不合格的泥浆。成槽机抓斗前段为齿状,无法将沉渣清除干净。下放钢筋网片后,因钢筋网片的制约,使清槽设备安放的空间有限,传统的清槽设备和工艺无法将沉渣完全清除干净。地下连续墙灌注混凝土后,因沉渣的存在,重力作用会导致已浇筑各槽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各槽段连接处发生位移,将对地下连续墙整体密封性造成影响。而且,当地下连续墙底部为隔水岩石层时,沉渣的存在也会使地下连续墙与岩石层结合的部分出现缺陷,降低地下连续墙的隔水性和稳定性。传统的清槽工艺主要为正循环清槽哈气举反循环清槽。正循环清槽方法置换泥浆效果较好,但沉渣的清除效果并不理想,且清槽所需时间较长,并易使沉渣于槽底中间和两侧角落堆积;气举反循环清槽方法能有效的清除清槽装置底管口处的沉渣,但置换泥浆的效果较差,补浆不及时易发生槽壁跨孔,且因钢筋网片制约清槽装置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包括正循环导管(1)和反循环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均呈竖直状设置,且所述正循环导管(1)位于反循环导管(2)的一侧,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的上端均穿过灌浆平台(5),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的底端均安插在槽底沉渣内,所述正循环导管(1)的底端安装有弯状底管(3),所述反循环导管(2)的底端安装有喇叭状底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包括正循环导管(1)和反循环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均呈竖直状设置,且所述正循环导管(1)位于反循环导管(2)的一侧,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的上端均穿过灌浆平台(5),所述正循环导管(1)与反循环导管(2)的底端均安插在槽底沉渣内,所述正循环导管(1)的底端安装有弯状底管(3),所述反循环导管(2)的底端安装有喇叭状底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循环导管(1)底端所安装的弯状底管(3)底管口朝向槽底角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循环结合地连墙槽底沉渣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循环导管(2)通过底端安装的喇叭状底管(4)对底管口进行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钟明曾纪文汪应朝贺浩黄安延伟吴迪雷龙郭军海胡福龙胡福洪郑亮曹玉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