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所述控制开关A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所述壳体外侧顶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底端配合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表面延伸至壳体内,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扣动控制开关A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机运行带动搅拌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的转动,对壳体内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污泥分散,便于后期吸污泵工作,减轻吸污泵的工作压力,吸污泵是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并通过泵体、叶轮流道的独特设计可将污泥进一步进行吸收处理,提高了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淡水资源人均水平在世界属于末端,大工业生产产生的水污染问题,使本就稀少的水资源更加紧缺。因此如何解决好生产污染和污水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环保节能的生产形式,产生的污染物净化达标以后才排放,在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污水处理系统直接将净化后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一起进行排放,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引起设备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所使用污水处理中的排泥装置还具有以下缺点:1、当污泥浓稠度过高时,紧靠吸污泵无法将烂泥排出,且排泥效率低下;2、在排泥结束后,会残剩有污泥附着于装置内壁,会引起恶臭,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旨在提高排泥装置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所述控制开关A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所述壳体外侧顶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底端配合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表面延伸至壳体内,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安装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远离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搅拌杆内侧插接有插杆,且插杆延伸至搅拌杆内与限位块相抵接,所述壳体内侧底端固定安装有吸污泵,且壳体内侧底端开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内开拆卸连接有过滤网。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为两组,且两组限位块以搅拌杆为中心呈镜像设置。可选的,所述壳体外侧顶端开设有入水管道。可选的,所述过滤网外侧镶嵌连接有螺丝,且螺丝为两组。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A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流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B电流输出端连接吸污泵电流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A和控制开关B电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电流输出端。可选的,所述出水管道内侧配合连接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扣动控制开关A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机运行带动搅拌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的转动,对壳体内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污泥分散,便于后期吸污泵工作,减轻吸污泵的工作压力,吸污泵是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并通过泵体、叶轮流道的独特设计可将污泥进一步进行吸收处理,提高了对污泥的处理效率。2、当搅拌杆转动时,将插杆插入搅拌杆内,通过插杆对限位块形成压力,使得弹簧柱发生形变,弹簧柱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作用于插杆,从而两组限位块即可对插杆夹取固定,插杆可跟随搅拌杆一同转动,清洁板呈倾斜状,与壳体内壁相贴合,随着清洁板跟随插杆转动,可对壳体内壁进行清洁,将附着于壳体内壁的污泥及杂质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后期污泥干了之后产生恶臭的现象,提升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使用装置的寿命做了延长,一段时间后可使用外力拔取插杆,破坏力平衡,即可将插杆拔出,从而对清洁板进行清洗,以保证清洁板的清洁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入水管道;3、保护壳;4、控制开关A;5、控制开关B;6、电机;7、搅拌轴;8、清洁板;9、插杆;10、搅拌杆;11、吸污泵;12、出水管道;13、阀门;14、过滤网;15、螺丝;16、弹簧柱;17、固定块;1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4,所述控制开关A4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5,所述壳体1外侧顶部设置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内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外侧底端配合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贯穿壳体1表面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搅拌轴7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内侧安装有弹簧柱16,所述弹簧柱16远离固定块17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搅拌杆10内侧插接有插杆9,且插杆9延伸至搅拌杆10内与限位块18相抵接,所述壳体1内侧底端固定安装有吸污泵11,且壳体1内侧底端开设有出水管道12,所述出水管道12内开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4。示例的,扣动控制开关A4控制电机6的运行,电机6运行带动搅拌轴7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10的转动,对壳体1内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污泥分散,便于后期吸污泵11工作,减轻吸污泵的工作压力,吸污泵11是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并通过泵体、叶轮流道的独特设计可将污泥进一步进行吸收处理,提高了对污泥的处理效率。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块18为两组,且两组限位块18以搅拌杆10为中心呈镜像设置。示例的,通过限位块18对插杆9夹取固定,保证插杆9转动时的稳定性。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外侧顶端开设有入水管道2。示例的,通过入水管道2可将污水排放至壳体1内,便于对污泥进行处理。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过滤网14外侧镶嵌连接有螺丝15,且螺丝15为两组。示例的,可使用梅花螺丝气将螺丝15拆除,从而将过滤网14拆除进行清洗与更换,保证过滤网14的过滤性。参考图2所示,控制开关A4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机6电流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B5电流输出端连接吸污泵11电流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A4和控制开关B5电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电流输出端。示例的,通过控制开关A4和控制开关B5一键控制电流的输出入,操作便捷,使用简单。参考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道12内侧配合连接有阀门13。示例的,通过阀门13可实时控制出水量的多少,提高了对污泥处理的精准性。使用时,扣动控制开关A4控制电机6的运行,电机6运行带动搅拌轴7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10的转动,对壳体1内部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污泥分散,便于后期吸污泵11工作,减轻吸污泵的工作压力,吸污泵11是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并通过泵体、叶轮流道的独特设计可将污泥进一步进行吸收处理,提高了对污泥的处理效率,当搅拌杆10转动时,将插杆9插入搅拌杆10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4),所述控制开关A(4)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5),所述壳体(1)外侧顶部设置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内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外侧底端配合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贯穿壳体(1)表面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搅拌轴(7)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内侧安装有弹簧柱(16),所述弹簧柱(16)远离固定块(17)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搅拌杆(10)内侧插接有插杆(9),且插杆(9)延伸至搅拌杆(10)内与限位块(18)相抵接,所述壳体(1)内侧底端固定安装有吸污泵(11),且壳体(1)内侧底端开设有出水管道(12),所述出水管道(12)内开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4),所述控制开关A(4)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5),所述壳体(1)外侧顶部设置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内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外侧底端配合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贯穿壳体(1)表面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搅拌轴(7)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内侧安装有弹簧柱(16),所述弹簧柱(16)远离固定块(17)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搅拌杆(10)内侧插接有插杆(9),且插杆(9)延伸至搅拌杆(10)内与限位块(18)相抵接,所述壳体(1)内侧底端固定安装有吸污泵(11),且壳体(1)内侧底端开设有出水管道(12),所述出水管道(12)内开拆卸连接有过滤网(1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杏,
申请(专利权)人:中絮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