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军专利>正文

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0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输液管上且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开设有一条连接槽;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第一套筒内侧,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一连接把,连接板穿出所述连接槽后使得第二套筒沿着连接槽滑动;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侧壁同一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两缺口重合容纳针柄;所述第一套筒远离针头的端部通过固定座密封,固定座上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过的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包括针头、针座、输液软管以及连接于针座侧缘的单翼针柄,实际使用中临床护士在患者输液结束时,拔输液针头时以及在处置废弃针头时,裸露的针头容易刺伤皮肤,皮肤被刺伤后容易传染病菌,因此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临床上输液拔针后是直接将针头插至输液瓶内再进行处理的,但依旧容易发生针头脱落的情况,特别是在临床医护人员遇到同时输液结束的2名或者2名以上患者的时候,几乎不可能做到及时处置好1名患者的废弃输液器后,再去为第2名患者拔输液针,在着急处理的同时常常会发生被拨出的输液器针头刺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进而解决医护人员在输液针头拔出的当即,使用保护装置回套上被污染的针头,防止医护人员在拔针或处置废弃针头时发生被针刺伤的危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输液管上且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开设有一条连接槽;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第一套筒内部,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一连接把,连接板穿出所述连接槽后使得第二套筒沿着连接槽滑动;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侧壁同一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两缺口重合容纳针柄;所述第一套筒远离针头的端部通过固定座密封,固定座上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靠近针头的端部向外延伸穿出第一套筒后连接有一端盖;所述第二套筒靠近针头的端部通过端盖密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靠近针头和远离针头的端部均沿第一套筒的径向延伸形成与连接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固定卡合连接把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插入第一套筒一端开口的插入件以及位于第一套筒外部的定位件;所述插入件呈中空柱体,其外径小于第二套筒的内径;所述通孔贯穿插入件与定位件。进一步地,所述插入件的内径大于输液管的外径,插入件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由硬质塑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通过设置伸缩套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共同实现对裸露针头的包裹,同时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套接方式等同于伸缩,在未结束输液时,将第二套筒收回固定在第一套筒内,进而缩小整个连接在输液管上的保护装置的体积,使得滑保护装置不会影响输液的进行,结束输液需要拔针时,将第二套筒拉出第一套筒后固定,使得第二套筒封闭整个针头,减少针头戳伤医护人员的可能性,安全卫生,适用于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生产和使用成本低。2、本技术中在第一套筒侧壁的连接槽上设置有沿第一套筒的径向延伸的限位槽,在使用时旋转第二套筒即可在第一套筒的不同位置将连接把卡进限位槽中,进而固定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之间的位置,避免第二套筒在使用过程中移位造成的针头裸露。3、本技术中第二套筒上还设置有端盖,在第二套筒包裹针头后,可通过端盖对第二套筒进行密封,避免针头的尖锐部分穿出保护装置而刺伤医护人员。4、本技术的用于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连接的输液管上的固定座包括插入件和定位件,插入件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增大了固定座与输液管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保护装置在输液管上的任意滑动进而影响正常输液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针头、输液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套筒;11、连接槽;12、限位槽;2、第二套筒;21、连接把;3、输液管;4、缺口;5、针柄;6、针头;7、固定座;71、通孔;72、插入件;73、定位件;74、螺纹;8、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输液管3上且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1的侧壁开设有一条连接槽11;所述第二套筒2套接在第一套筒1内部且二者滑动连接,第二套筒2的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一连接把21,连接把21穿出所述连接槽11后使得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连接槽11能够限制第二套筒2的滑动位置和滑动距离;所述连接槽11靠近针头6和远离针头6的端部均沿第一套筒1的径向延伸形成与连接槽11连通的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用于固定卡合连接把21的位置,当拉动第二套筒2的连接把21,使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至第一套筒1前端时,旋转第二套筒2,将连接把21准确的卡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2中,即可将第二套筒2固定在第一套筒1前端,包裹在针头6的外部;拉动第二套筒2的连接把21,使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至第一套筒1的后端时,再次旋转第二套筒2,将连接把21准确的卡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2中,即可将第二套筒2固定在第一套筒1后端,实现第二套筒2和第一套筒1的收缩;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侧壁同一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4,两缺口4重合容纳针柄5,当使用第二套筒2来包裹针头6时,针柄5可卡合在缺口4中;所述第一套筒1远离针头6的端部通过固定座7密封,固定座7上设置有供输液管3穿过的通孔7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2靠近针头6的端部向外延伸穿出第一套筒1后连接有一端盖8;所述第二套筒2靠近针头6的端部通过端盖8密封,端盖8在第二套筒2包裹针头6时,用于封堵第二套筒2以避免针头6的尖锐部分穿出保护装置而刺伤医护人员。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7包括插入第一套筒1一端开口的插入件72以及位于第一套筒1外部的定位件73;所述插入件72呈中空柱体,其外径小于第二套筒2的内径;所述通孔71贯穿插入件72与定位件73。进一步地,所述插入件72的内径大于输液管3的外径,输液管3依次穿过定位件73和插入件72,插入件72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螺纹74,内螺纹74的设置增大了固定座7与输液管3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保护装置在输液管3上的任意滑动进而影响正常输液的进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由硬质塑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将固定座7、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连接,同时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滑动连接在输液管3上,输液管3依次穿过固定座7的定位件73和插入件72;未使用时,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保持收缩状态,此时,拉动第二套筒2,使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至第一套筒1的后端时,旋转第二套筒2,将连接把21准确的卡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2中,将第二套筒2固定在第一套筒1后端,实现整个保护装置的体积收缩;输液完毕后,医护人员在输液针头拔出的当即,拉动第二套筒2的连接把21,使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至第一套筒1前端时,旋转第二套筒2,将连接把21准确的卡入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2中,即可将第二套筒2固定在第一套筒1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连接在输液管(3)上且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1)的侧壁开设有一条连接槽(11);所述第二套筒(2)套接在第一套筒(1)内部,第二套筒(2)的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一连接把(21),连接把(21)穿出所述连接槽(11)后使得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侧壁同一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4),两缺口(4)重合容纳针柄(5);所述第一套筒(1)远离针头(6)的端部通过固定座(7)密封,固定座(7)上设置有供输液管(3)穿过的通孔(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连接在输液管(3)上且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1)的侧壁开设有一条连接槽(11);所述第二套筒(2)套接在第一套筒(1)内部,第二套筒(2)的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一连接把(21),连接把(21)穿出所述连接槽(11)后使得第二套筒(2)沿着连接槽(11)滑动;所述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侧壁同一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4),两缺口(4)重合容纳针柄(5);所述第一套筒(1)远离针头(6)的端部通过固定座(7)密封,固定座(7)上设置有供输液管(3)穿过的通孔(7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针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靠近针头(6)的端部向外延伸穿出第一套筒(1)后连接有一端盖(8);所述第二套筒(2)靠近针头(6)的端部通过端盖(8)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吴晓红刘梅
申请(专利权)人:陆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