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54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包括:排气接头(10)、排气膜(20)和压合单元(30),所述排气接头(10)中空,包括主体部(11)以及从主体部突出的延伸部(12);主体部(11)呈圆筒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压合单元(30)的容纳空腔(110),延伸部(12)形成有通道(120),该通道(120)与容纳空腔(110)连通,并且其内径小于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内径;排气膜(20)设置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所述压合单元(30)能够卡合在所述容纳空腔(110)之中,使得排气膜(20)固定在所述压合单元(30)与排气接头(10)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透析用留置针用于血管穿刺,与血路连接,以进行血液透析。产品会存在一个排气部件,包括排气接头和排气膜。该部件用于血管穿刺后进行排气,观察回血以帮助护士判断穿刺成功。该排气膜的特殊功能是具有透气不透液功能,穿刺成功后空气会通过该排气膜排出,同时血液不会透过该排气膜泄漏。现有技术中,该部件都是焊接结构,通过焊接机将排气膜与排气接头进行焊接,防止过滤膜的脱落。但是上述产品有以下不足之处:1、排气接头与排气膜焊接部位尺寸较小,不易操作加工;2、焊接工序需要额外购置设备,对于小企业来说是一笔额外经济负担。因此,需要新的技术和产品,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用于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加工不易,成本较高等。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包括:排气接头、排气膜和压合单元,其中,所述排气接头中空,包括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突出的延伸部;主体部呈圆筒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压合单元的容纳空腔,延伸部(12)形成有通道,该通道与容纳空腔连通,并且其内径小于容纳空腔的底部内径,由此在容纳空腔的底部形成台阶,容纳空腔的侧壁上形成有卡合槽,在底部台阶的台面上形成有环状密封槽;排气膜设置在容纳空腔的底部;所述压合单元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具有与所述容纳空腔基本一致的外形,包括在侧壁形成的与所述卡合槽相配合的卡合凸起以及在底部形成的与环状密封槽相配合的环状密封凸起,由此所述压合单元能够卡合在所述容纳空腔之中,使得排气膜固定在所述压合单元与排气接头之间。优选地,所述压合单元底部形成有多个通孔。优选地,所述压合单元底部形成有至少一根压条。优选地,所述排气接头的外壁上形成有防滑齿条。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排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排气接头与排气膜通过压合进行固定,易操作加工;2、省去焊接工序不需要额外购置设备,对于小企业来说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由此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排气接头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压合单元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技术。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3和4分别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排气接头的主视、剖面以及俯视示意图;图5、6和7分别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的压合单元的主视、剖面以及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可以包括排气接头10、排气膜20和压合单元30。参考图2-4,所述排气接头10可以包括两部分,也即主体部11以及从主体部突出的延伸部12,二者均形成为相互连通的中空圆筒状,其中主体部11中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压合单元30)的容纳空腔110容纳空腔110的侧壁上形成有卡合槽112。卡合槽112可以在侧壁上形成为环形凹槽,或者可以在局部的侧壁上形成凹槽。主体部11的外壁上可以形成有防滑齿条,防止滑动和方便操作。延伸部12的中空部分构成通道120,该通道120与容纳空腔110连通,并且通道120的内径小于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内径,由此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形成台阶111,在底部台阶111的台面上形成有环状密封槽113。上述的卡合槽112以及该环状密封槽113与后面所述的压合单元30的相应结构相配。参考图5-7,所述压合单元30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具有与所述容纳空腔110基本一致的外形,包括在侧壁形成的与所述卡合槽112相配合的卡合凸起31以及在底部形成的与环状密封槽113相配合的环状密封凸起32。所述压合单元30底部形成有通孔33,该通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形成为多个,可以在底部上形成一根或者多根压条34,由此将一个大的通孔,分隔为多个小的通孔。该压条还可以对排气膜20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压合单元30和排气接头10可以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以通过施加压力,将压合单元30压入排气接头10的容纳空腔110之中,使得所述卡合凸起31与卡合槽112相配合,由此将压合单元30固定在容纳空腔110之中。在进行组装时,先将排气膜20设置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上,然后将压合单元30固定在容纳空腔110之中,由此环状密封凸起32配合在环状密封槽113之中,并且将排气膜20密封固定在所述压合单元30与排气接头10之间,防止液体泄露。在使用时,可以将本技术的排气结构安装在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之中。以上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基本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接头(10)、排气膜(20)和压合单元(30),/n其中,所述排气接头(10)中空,包括主体部(11)以及从主体部突出的延伸部(12);主体部(11)呈圆筒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压合单元(30)的容纳空腔(110),延伸部(12)形成有通道(120),该通道(120)与容纳空腔(110)连通,并且其内径小于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内径,由此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形成台阶(111),容纳空腔(110)的侧壁上形成有卡合槽(112),在台阶(111)的台面上形成有环状密封槽(113);/n排气膜(20)设置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所述压合单元(30)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具有与所述容纳空腔(110)基本一致的外形,包括在侧壁形成的与所述卡合槽(112)相配合的卡合凸起(31)以及在底部形成的与环状密封槽(113)相配合的环状密封凸起(32),由此所述压合单元(30)能够卡合在所述容纳空腔(110)之中,使得排气膜(20)固定在所述压合单元(30)与排气接头(1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接头(10)、排气膜(20)和压合单元(30),
其中,所述排气接头(10)中空,包括主体部(11)以及从主体部突出的延伸部(12);主体部(11)呈圆筒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压合单元(30)的容纳空腔(110),延伸部(12)形成有通道(120),该通道(120)与容纳空腔(110)连通,并且其内径小于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内径,由此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形成台阶(111),容纳空腔(110)的侧壁上形成有卡合槽(112),在台阶(111)的台面上形成有环状密封槽(113);
排气膜(20)设置在容纳空腔(110)的底部;所述压合单元(30)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具有与所述容纳空腔(110)基本一致的外形,包括在侧壁形成的与所述卡合槽(112)相配合的卡合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元乐杨建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