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包括信号源、检测器和报警器,信号源用于发出信号,且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处,检测器用于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检测数据判定所述针头的位置是否移动,若针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信号源可以标定穿刺针针头,报警器可以通过检测器实时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的信号数据,并根据检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定针头相当于检测器是否发生移动,从而判定针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报警器可以在判定针头位置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需要将穿刺针穿入患者的静脉中,并将穿刺针针头长时间保留在静脉中。由于针头长时间保留在静脉中,而且穿刺针大多数是使用胶带将针尾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如果患者动作幅度较大或者遇到其他意外情况,针头尖端容易发生较大位移,造成针头尖端穿出静脉,刺入静脉附近的人体组织中,引起肢体肿胀产生鼓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给患者带来巨大伤害。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解决该问题技术,如专利《一种新型肢体肿胀检测仪》(公告号CN205322333U)、专利《一种肢体肿胀检测报警环》(公告号CN205514607U),这些技术手段都可以在肢体发生肿胀时及时发出信号提示,但是需要在肢体出现鼓包后才能发出报警信号,并不能在穿刺针针头穿刺静脉血管的第一时间就发出信号提示医护人员,这仍然会给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可以实时定位穿刺针针头在血管中的位置,并在检测到针头发生较大位移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信号源,用于发出信号,且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处;检测器,用于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检测数据判定所述针头的位置是否移动,若针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源为磁体,该磁体设置在位于所述针头尖端的空腔内。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器包括磁场强度传感器,该磁场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源包括红外光源和导光组件,该红外光源和导光组件均设置在针头中,且所示红外光源设置在远离所述针头尖端的位置处,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红外光源和针头尖端之间,所述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导光组件反射后从所述针头尖端射出。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结合第一至五种可实现方式种的任一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器设置有粘贴片,所述检测器经粘贴片粘贴在人体表面。结合第一至六种可实现方式种的任一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器包括报警终端和手环,该报警终端设置在手环上,且所示报警终端上设置有数据接口,该数据接口经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检测器信号连接。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信号源可以标定穿刺针针头,报警器可以通过检测器实时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的信号数据,并根据检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定针头相当于检测器是否发生移动,从而判定针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报警器可以在判定针头位置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系统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系统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的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信号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的系统框图,该报警系统包括:信号源,用于发出信号,且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处;检测器,用于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检测数据判定所述针头的位置是否移动,若针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具体而言,医护人员将穿刺针刺入静脉血管并固定后,可以将检测器固定在穿刺点附近的皮肤上。信号源可以在穿刺针的针头尖端发出信号,以此标定针头尖端,报警器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如信号强度。因为检测器与针头尖端都进行了固定,在检测器与针头尖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时,报警器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检测数据的变化幅度并不大。当检测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时,由于检测器是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可以采用比穿刺针更加牢固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使检测器在皮肤上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报警器可以判定是针头尖端发生了较大位移,有较大可能导致针头穿出静脉血管,刺入附近的肢体组织中。报警器即可发出报警信号,如此可以在形成鼓包前就提示医护人员注意,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信号源为磁体,该磁体设置在位于所述针头尖端的空腔内。所述磁体可以在针头尖端周围形成磁场,报警器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磁场强度,由于针头尖端移动会导致针头尖端周围的磁场强度分布情况发生变化,因此报警器可以根据检测器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变化情况判定针头尖端是否发生较大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器包括磁场强度传感器,该磁场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磁场强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所在位置的的磁场强度。所述报警器与现有的基于磁场强度的报警器相同,可以根据磁场强度传感器发送的检测数据,确定检测器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变化情况,并根据磁场强度变化情况判定针头尖端是否发生较大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检测器设置有粘贴片,所述检测器经粘贴片粘贴在人体表面。具体而言,磁场强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粘贴片粘附在皮肤上,避免对肢体施加过大压力,影响静脉输液。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报警器包括报警终端2和手环1,该报警终端2设置在手环1上,且所示报警终端2上设置有数据接口3,该数据接口3经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检测器信号连接。具体而言,患者可以通过手环1将报警终端2佩戴在输液的肢体上,便于携带。而且因为检测器和报警器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所以,报警器可以佩戴在远离穿刺点的位置处,避免对静脉输液造成影响。报警终端2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接收检测器发送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检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判断针头尖端是否发生较大位移,当判定针头尖端发生较大位移时,报警终端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注意。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红外光源4和导光组件,该红外光源4和导光组件均设置在针头8中,且所示红外光源4设置在远离所述针头尖端的位置处,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红外光源4和针头尖端之间,所述红外光源4发出的红外光经导光组件反射后从所述针头尖端射出。具体而言,针头尾部设置在进光孔5,针头尖端设置有出光孔7,红外光源设置在进光孔5处,所述进光孔5与出光孔7之间通过通道6连通,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通道6内,导光组件可以使红外光源沿规定的光路进行传输,如反射镜组或光纤。红外光源4发出的红外光沿进光孔5射入通道6内后,经过导光组件的反射,可以沿出光孔7射出,为了避免血液进入通道6内,出光孔7可以选用透光材料进行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信号源,用于发出信号,且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处;/n检测器,用于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报警器;/n报警器,用于根据检测数据判定所述针头的位置是否移动,若针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源,用于发出信号,且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处;
检测器,用于检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报警器;
报警器,用于根据检测数据判定所述针头的位置是否移动,若针头的位置发生移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为磁体,该磁体设置在位于所述针头尖端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包括磁场强度传感器,该磁场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移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包括红外光源和导光组件,该红外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晚青,杨莉琴,龚艳,张霞,刘嘉陵,刘言,李烨琦,马黎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