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钻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0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司钻控制器,它是石油钻机电磁涡流刹车电源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支座、偏心轮组件、手柄控制组件、中心座、铁芯组件、线圈骨架组件、插座板组件及壳体圆筒等构成。偏心轮组件位于支座腔体里面,手柄控制组件位于支座腔体外面;中心座的上端与支座连接,中心座的下端与线圈骨架组件和插座板组件连接,铁芯组件安装在中心座通孔内,壳体圆筒与中心座连接将铁芯组件、线圈骨架组件、插座板组件封闭。它安装在石油钻机操作台上,它通过电缆线远距离控制刹车电源给予电磁涡流刹车励磁,使其产生电磁制动力矩,从而控制钻机绞车进行提钻、下钻作业。它还可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的可控硅整流设备作外附控制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机电磁涡流刹车电源的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司钻控制器
技术介绍
司钻控制器是一种安装在石油钻机操作台上由司钻工作人员操纵的机电一体化的无级控制器装置,它通过电缆线远距离控制刹车电源给予电磁涡流刹车励磁,使其产生电磁制动力矩,从而控制钻机绞车进行提钻、下钻作业。目前使用的司钻控制器,是国外五十年代产品,它体积大、重量大;壳体圆筒为上、下两部分,手柄座系梨状,制做工艺复杂、成本高;手柄转动角度小(约为107度)、线圈骨架上有三个线槽造成变压器绕制与调试难度大,手柄复位后剩余电压值高(约1.5伏),难以达到接近零伏值的技术要求;手柄复位冲力大;上盖轴孔是通孔造成轴易生锈;操作人员无法了解控制器通电、断电状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壳体圆筒为一体式,手柄座为圆柱形;手柄外倾、线圈骨架是双线槽,手柄复位后剩余电压接近零伏;上盖轴孔的端面是密封结构的司钻控制器。本技术的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由支座、偏心轮组件、手柄控制组件、中心座、铁芯组件、线圈骨架组件、插座板组件及壳体圆筒等构成。偏心轮组件位于支座腔体里面,手柄控制组件位于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司钻控制器,包括支座(1)、偏心轮组件、手柄控制组件、中心座(18)、铁芯组件、线圈骨架组件、插座板组件及壳体圆筒(26),其特征在于:偏心轮组件位于支座(1)腔体里面,手柄控制组件位于支座(1)腔体外面;中心座(18)的上端与支座(1)连接,中心座(18)的下端与线圈骨架组件和插座板组件连接,铁芯组件安装在中心座(18)的通孔(40)内,壳体圆筒(26)与中心座(18)连接将铁芯组件、线圈骨架组件、插座板组件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云崔新玉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