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52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治具本体和治具翻板,所述治具翻板活动安装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待检测背光源,所述治具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的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上安装有透明膜;所述治具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所述治具翻板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上并点亮所述背光源,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不断吸气,使所述透明膜贴附在所述背光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利用真空吸附透明膜压紧背光源发光区域,能有效的检查到背光源白点的不良,减少了不良品的流出,提升了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因为液晶显示装置本身是透明的且不会发光,所以需要背光板来辅助。背光板的亮度、均匀度等一些指标对液晶显示屏的相关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导光板是背光板光源的传播媒介,其形状及材料组成决定了光出射面的辉度及分布上均匀性的表现,导光板的功能是把侧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发光均匀。然而作为工业制成品的背光源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如白点缺陷。所谓白点缺陷,其实就是在局部区域的导光点亮度明显高于周围导光点的亮度的点。目前现有针对背光源缺陷的检测还主要依赖于人工检测,由于背光源中的缺陷十分微小,不易察觉,因此现有检测方式检测出白点的能力有限,检测效果不好,无法保证产品品质,无法维持长期稳定的检测标准,无论在检测精度还是在检测效率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的实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检测方式检测出白点的能力有限、检测效果不好、无法保证产品品质、无法维持长期稳定的检测标准、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低等缺陷。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治具本体和治具翻板,所述治具翻板活动安装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待检测背光源,所述治具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的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上安装有透明膜;所述治具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所述治具翻板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上并点亮所述背光源,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不断吸气,使所述透明膜贴附在所述背光源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光源上设置有背光源电源接头,所述治具翻板上安装有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一电源接头,所述治具翻板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时,所述第一电源接头刚好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接触导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本体上环绕所述背光源外侧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内形成所述定位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凸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定位凸台边缘,所述真空吸附孔位于所述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本体上环绕所述定位凸台外侧设置有一泡棉,所述治具翻板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时,所述检测窗口周围外侧压附在所述泡棉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膜面积大于所述背光源面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真空吸附孔连通的真空接口,所述真空接口上连接有真空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本体上安装有可进行翻转的翻转块,所述翻转块端部安装有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配合使用的第二电源接头,翻转所述翻转块,使所述第二电源接头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接触导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翻板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治具翻板上还设置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膜为PET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设置有治具本体和治具翻板,治具翻板与治具本体翻转盖合后,利用真空吸附,使治具翻板上的透明膜压紧放置在治具本体内的背光源发光区域,使背光源上的白点可被直接观察到,能有效的检查到背光源白点的不良,减少了不良品的流出,提升了品质;同时治具翻板翻转盖合时自动点亮背光源进行一次检查,之后可通过翻转翻转块,使将背光源再次点亮进行二次检查,能够维持长期稳定的检测标准,提高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治具翻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治具翻板盖合后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治具本体;101——定位槽;102——真空吸附孔;103——定位凸台;1031——凹槽;104——真空接口;2——治具翻板;201——检测窗口;202——把手;3——背光源;301——背光源电源接头;4——透明膜;5——第一电源接头;6——泡棉;7——翻转块;701——第二电源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治具本体1和治具翻板2,治具翻板2活动安装在治具本体1上。治具翻板2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治具本体1的一侧上,治具翻板2上还设置有把手202,便于翻转打开或盖合治具翻板2。治具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槽101,且定位槽101的大小与背光源3匹配,定位槽101用于放置待检测背光源3。定位槽101由设置在治具本体1上的定位凸台103所形成。背光源3放置在定位槽101内,定位凸台103环绕背光源3外侧并对其进行限位。治具翻板2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01位置对应的检测窗口201,检测窗口201上安装有透明膜4。治具本体1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102,治具翻板2翻转盖合在治具本体1上时,刚好透明膜4与背光源3位置正对,并点亮背光源3,通过真空吸附孔102不断吸气,使透明膜4贴附在背光源3上,进行检查白点是否存在。参阅图1和图2,定位凸台103顶部设置有凹槽1031,凹槽1031延伸至定位凸台103边缘,真空吸附孔102位于凹槽1031内,采用此结构设计,可防止真空吸附孔102吸气时被透明膜4堵住,增加抽气效果,并使透明膜4更好的贴附在背光源3上。治具本体1上环绕定位凸台103外侧设置有一泡棉6,治具翻板2盖合在治具本体1上时,检测窗口201周围外侧压附在泡棉6上,在治具本体1与治具翻板2的配合下,在泡棉6所围内部区域形成密闭腔室,能够保证泡棉6所围内部区域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抽气效果。治具本体1上设置有与真空吸附孔102连通的真空接口104,真空接口104上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启动,不断的通过真空吸附孔102抽气,在密闭腔室区域形成负压,使透明膜4贴附在背光源3上。其中,透明膜4面积大于背光源3面积,能够使透明膜4全覆盖背光源3表面,进而进行全面检查。透明膜4为PET膜,其透明性好,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参阅图1至图3,背光源3上设置有背光源电源接头301,背光源电源接头301为柔性电路板。治具翻板2上安装有与背光源电源接头301配合使用的第一电源接头5,第一电源接头5为柔性电路板转接基板,第一电源接头5连接有电源,治具翻板2盖合在治具本体1上时,第一电源接头5刚好与背光源电源接头301接触导通,将背光源3上的LED点亮,通过导光板传输。治具本体1上安装有可进行翻转的翻转块7,翻转块7端部安装有与背光源电源接头301配合使用的第二电源接头701,第二电源接头701为柔性电路板转接基板,第二电源接头701连接有电源,翻转翻转块7,使第二电源接头701与背光源电源接头301接触导通,将背光源3上的LED点亮,通过导光板传输。进一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先进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本体(1)和治具翻板(2),所述治具翻板(2)活动安装在所述治具本体(1)上,所述治具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槽(101),所述定位槽(101)用于放置待检测背光源(3),所述治具翻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101)位置对应的检测窗口(201),所述检测窗口(201)上安装有透明膜(4);所述治具本体(1)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102),所述治具翻板(2)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1)上并点亮所述背光源(3),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102)不断吸气,使所述透明膜(4)贴附在所述背光源(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本体(1)和治具翻板(2),所述治具翻板(2)活动安装在所述治具本体(1)上,所述治具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槽(101),所述定位槽(101)用于放置待检测背光源(3),所述治具翻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101)位置对应的检测窗口(201),所述检测窗口(201)上安装有透明膜(4);所述治具本体(1)上还设置有若干真空吸附孔(102),所述治具翻板(2)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1)上并点亮所述背光源(3),通过所述真空吸附孔(102)不断吸气,使所述透明膜(4)贴附在所述背光源(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3)上设置有背光源电源接头(301),所述治具翻板(2)上安装有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301)配合使用的第一电源接头(5),所述治具翻板(2)盖合在所述治具本体(1)上时,所述第一电源接头(5)刚好与所述背光源电源接头(301)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1)上环绕所述背光源(3)外侧设置有定位凸台(103),所述定位凸台(103)内形成所述定位槽(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03)顶部设置有凹槽(1031),所述凹槽(1031)延伸至所述定位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勝
申请(专利权)人: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