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20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第一、二背光模块和防窥膜,第一背光模块包括基板、第一光源和复合增亮膜,基板由透光材料制成,并具有入光面A和出光面A,第一光源置于入光面A旁边,复合增亮膜置于出光面A;第二背光模块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光源,第一导光板具有入光面B、以及呈背对布置并分别与入光面B相邻接的导光面B和出光面B,第二光源置于入光面B旁边;防窥膜置于复合增亮膜的出光侧与导光面B之间,防窥膜能够与第一、二背光模块协同作用,以使得背光模组具有防窥工作状态和分享工作状态。该背光模组可应用于显示装置,并可提供防窥工作状态和分享工作状态给显示装置,且防窥效果好,保护了使用者隐私。私。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视角的背光模组及应用其制成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搭载有显示屏幕的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用显示器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在不同使用场合下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视角要求不相同,比如:当使用者想与他人分享信息时,需要显示装置具有宽视角,以使得他人在不同角度都可以看见显示画面内容;而当使用者在处理私密信息时,则需要显示装置具有窄视角,以使得显示画面内容仅自己可见、而他人无法看到。
[0003]为了解决上述需求,行业内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是在背光模块中加入了一层光栅层,借以遮挡前后大视角的光线,从而可起到一定的防窥功效。但是,一方面上述光栅层的制程较复杂,提高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上述光栅层的防窥效果一般,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一方面,该背光模组可提供防窥工作状态和分享工作状态给显示装置,并且防窥效果好,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隐私;另一方面,该背光模组的结构新颖、合理,易加工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利于加工生产实施。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模块、第二背光模块和防窥膜,其中,
[0007]所述第一背光模块包括基板、第一光源和复合增亮膜,所述基板由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基板具有入光面A和出光面A,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面A旁边,所述复合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出光面A,用于对光线进行扩散和导正;
[0008]所述第二背光模块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导光板具有入光面B、以及呈背对布置并分别与所述入光面B相邻接的导光面B和出光面B,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面B旁边;
[0009]所述防窥膜设置于所述复合增亮膜的出光侧与所述导光面B之间,且所述防窥膜能够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块及所述第二背光模块协同作用,以使得该背光模组具有防窥工作状态和分享工作状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光源点亮、且所述第二光源关闭时,所述第一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基板、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及所述第一导光板后正向出光,实现该背光模组处于防窥工作状态;
[0011]而当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点亮时,所述第一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穿
过所述基板、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及所述第一导光板后正向出光,所述第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导光板后分散出光,实现该背光模组处于分享工作状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和所述第一导光板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布置;
[0013]所述防窥膜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透光部和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于所述透光部,且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透光部协同作用,以对从所述防窥膜中穿过的光线在该第一方向上进行准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部为平板状;所述遮光部由若干遮光条组成,若干所述遮光条均为厚度方向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且长度方向沿与该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同时若干所述遮光条还沿第三方向并排排布,该第三方向分别与该第一方向和该第二方向相垂直;
[0015]另外,将所述透光部朝向所述复合增亮膜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将所述透光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定义为后侧;在所述透光部的前侧和后侧中择一嵌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或者在所述透光部的前侧和后侧上择一设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
[0017]在所述透光部的前侧中嵌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若干所述遮光条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且每一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边长度为0.03~0.05mm、高为0.1~0.15mm、顶角为1
°
~20
°
;另外,相邻两个所述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为0.04~0.095mm。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
[0019]在所述透光部的后侧上设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若干所述遮光条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长方形,届时,每一长方形截面的宽边尺寸为0.03~0.05mm、长边尺寸为0.1~0.15mm;或者若干所述遮光条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届时,每一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边长度为0.03~0.05mm、高为0.1~0.15mm、顶角为1
°
~20
°
;另外,相邻两个所述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为0.04~0.095mm。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面B上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光学元件,若干所述光学元件均为不规则四棱锥形状,即:若干所述光学元件均具有折光斜面、以及皆分别与所述折光斜面相共边邻接的辅助面A和两个辅助面B,其中,所述折光斜面与所述第二光源呈相对布置,且同时所述折光斜面还相对于所述导光面B呈倾斜布置,以及所述折光斜面的至少一条边为沿弧形延伸的棱线;
[0021]所述出光面B上设有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由若干第一棱镜条组成,若干所述第一棱镜条均为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且若干所述第一棱镜条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另外,若干所述第一棱镜条还沿该第三方向并排排列。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一所述光学元件中,所述折光斜面为梯形,且所述折光斜面的两个腰均为弧形、并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折光斜面的上底和下底均为直线形;所述辅助面A为等腰梯形,且所述辅助面A的上底、下底及两个腰皆为直线形,所述辅助面A的上底与所述折光斜面的上底共边连接;两个所述辅助面B均为三角形,且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一边分别对应与所述折光斜面的两个腰共边连接,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二边分别对应与所述辅助面A的两个腰共边连接,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三边、所述折光斜面的下底、以及所述辅助面A的下底皆分别与所述导光面B贴合固连;
[0023]另外,在每一所述光学元件中,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三边、所述折光斜面的下底、以及所述辅助面A的下底的长度皆为0.03~0.1mm;所述折光斜面的两个腰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0
°
~60
°
,所述折光斜面的两个腰所对应的弦长分别与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三边之间的夹角为25
°
~45
°
;所述辅助面A的两个腰分别与其下底之间的夹角为30
°
~80
°
;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二边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辅助面B的第三边之间的夹角为10
°
~30
°

[0024]另外,在若干所述第一棱镜条中,每一圆弧形截面的弦长尺寸为0.03~0.06mm、所对应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背光模块(1)、第二背光模块(2)和防窥膜(3),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块(1)包括基板(10)、第一光源(11)和复合增亮膜,所述基板(10)由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基板(10)具有入光面A(100)和出光面A(101),所述第一光源(11)设置于所述入光面A(100)旁边,所述复合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出光面A(101),用于对光线进行扩散和导正;所述第二背光模块(2)包括第一导光板(20)和第二光源(21),所述第一导光板(20)具有入光面B(200)、以及呈背对布置并分别与所述入光面B(200)相邻接的导光面B(201)和出光面B(202),所述第二光源(21)设置于所述入光面B(200)旁边;所述防窥膜(3)设置于所述复合增亮膜的出光侧与所述导光面B(201)之间,且所述防窥膜(3)能够与所述第一背光模块(1)及所述第二背光模块(2)协同作用,以使得该背光模组具有防窥工作状态和分享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光源(11)点亮、且所述第二光源(21)关闭时,所述第一光源(11)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基板(10)、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3)及所述第一导光板(20)后正向出光,实现该背光模组处于防窥工作状态;而当所述第一光源(11)和所述第二光源(21)均点亮时,所述第一光源(11)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穿过所述基板(10)、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3)及所述第一导光板(20)后正向出光,所述第二光源(21)发射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导光板(20)后分散出光,实现该背光模组处于分享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所述复合增亮膜、所述防窥膜(3)和所述第一导光板(20)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布置;所述防窥膜(3)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透光部(30)和由遮光材料制成的遮光部(31),所述遮光部(31)设于所述透光部(30),且所述遮光部(31)与所述透光部(30)协同作用,以对从所述防窥膜(3)中穿过的光线在该第一方向上进行准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30)为平板状;所述遮光部(31)由若干遮光条(310)组成,若干所述遮光条(310)均为厚度方向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且长度方向沿与该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同时若干所述遮光条(310)还沿第三方向并排排布,该第三方向分别与该第一方向和该第二方向相垂直;另外,将所述透光部(30)朝向所述复合增亮膜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将所述透光部(30)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板(20)的一侧定义为后侧;在所述透光部(30)的前侧和后侧中择一嵌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310),或者在所述透光部(30)的前侧和后侧上择一设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3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30)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在所述透光部(30)的前侧中嵌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310),若干所述遮光条(310)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且每一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边长度为0.03~0.05mm、高为0.1~0.15mm、顶角为1
°
~20
°
;另外,相邻两个所述遮光条(310)之间的间距为0.04~0.09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30)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0.2~0.5mm;在所述透光部(30)的后侧上设置有若干所述遮光条(310),若干所述遮光条(310)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长方形,届时,每一长方形截面的宽边尺寸为0.03~0.05mm、长边尺寸为0.1~0.15mm;或者若干所述遮光条(310)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届时,每一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边长度为0.03~0.05mm、高为0.1~0.15mm、顶角为1
°
~20
°
;另外,相邻两个所述遮光条(310)之间的间距为0.04~0.095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面B(201)上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光学元件(203),若干所述光学元件(203)均为不规则四棱锥形状,即:若干所述光学元件(203)均具有折光斜面(2030)、以及皆分别与所述折光斜面(2030)相共边邻接的辅助面A(2031)和两个辅助面B(2032),其中,所述折光斜面(2030)与所述第二光源(21)呈相对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勝見村知哉
申请(专利权)人: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