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能源供应加快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数据中心站、5G通信基站、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站等蓬勃发展,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及电力供应资源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如何高效利用城市变电站供电资源及闲余土地空间资源,建设边缘数据中心、5G通信基站、分布式发电站、储能站等,实现资源集约化开发和协同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多站融合是利用变电站现有空余场地或规划用地等资源,将数据中心站、储能站、分布式光伏电站、5G通信基站等统筹规划建设和协同运营,依托变电站的站址空间、电力、通信等资源优势,融合建设5G通信基站及数据中心站为变电站及社会提供更为经济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融合建设储能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为数据中心及5G通信基站提供清洁低碳的电能供应及不间断备用电源服务,进而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在多站融合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混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多站融合站址可利用的屋顶面积和空地面积,获取数据中心站、5G通信基站的相关参数信息,获取分布式光伏和混合储能单位容量的成本与收益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相关参数信息包括最大负荷功率和不间断电源备用小时数;/n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混合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构建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n构建所述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屋顶面积约束、空地面积约束、光伏功率波动平抑需求约束、数据中心站和5G通信基站的不间断电源配置需求约束;/n优化计算求解所述的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站融合站址可利用的屋顶面积和空地面积,获取数据中心站、5G通信基站的相关参数信息,获取分布式光伏和混合储能单位容量的成本与收益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相关参数信息包括最大负荷功率和不间断电源备用小时数;
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混合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构建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构建所述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屋顶面积约束、空地面积约束、光伏功率波动平抑需求约束、数据中心站和5G通信基站的不间断电源配置需求约束;
优化计算求解所述的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混合储能电站的最优配置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及混合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x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y为混合储能电站的总容量;z为混合储能电站的总功率;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收益;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为混合储能电站的收益;为混合储能电站的投资成本;为混合储能电站的运维成本;为混合储能电站的损耗成本;
其中,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单位功率的发电收益;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固定投资成本;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单位功率的投资成本;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单位功率的运维成本;为混合储能的类型数量;为峰时电价;为谷时电价;为第类储能全寿命周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为第类储能的配置容量;为第类储能的充放电深度;为混合储能为数据中心站提供不间断电源服务的收益;为5G通信基站提供不间断电源服务的收益;为混合储能电站的固定投资成本;为第类储能单位容量的投资成本;为第类储能单位容量的运维成本;为充放电循环次数与充放电深度相关的储能类型数量,≤;为第类储能损耗成本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充放电循环次数与充放电深度相关的类储能类型,所述全寿命周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与所述充放电深度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均为第类储能的常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顶面积约束为
其中,为单位功率分布式光伏电站所需的建设面积;为多站融合中可用于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屋顶总面积;
所述空地面积约束为
其中,为第类储能单位容量所需的建设面积;为多站融合中可用于建设混合储能电站的空地总面积;
所述光伏功率波动平抑需求约束为
其中,为第类储能的功率;为单位功率分布式光伏电站平抑功率波动所需的储能功率量;
所述数据中心站和5G通信基站的不间断电源配置需求约束为
其中,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最大负荷功率;为5G通信基站的最大负荷功率;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所需的不间断电源备用小时数;为5G通信基站所需的不间断电源备用小时数。
5.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的光伏混合储能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站融合站址可利用的屋顶面积和空地面积,获取数据中心站、5G通信基站的相关参数信息,获取分布式光伏和混合储能单位容量的成本与收益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相关参数信息包括最大负荷功率和不间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春,王焕忠,黎倩婷,刘敏津,曹锐权,张典波,王庆,宋文,张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