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及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4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及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涂布厚度以及获取目标涂布厚度;将当前涂布厚度以及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是基于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确定的;基于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能够及时跟随当前输入和过去输出的变化,提高了网络对历史数据的敏感性,提升了网络对动态信息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及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及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涂布机的步进电机的电池极片狭缝挤压式涂布时,可以通过截流的方式调节狭缝流道横向压力分布,从而调节涂布量。截流的方式是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截流块上下移动,移动的位移量根据外部的厚度反馈值分析计算获得,因此调节块移动到目标位置的过程必须做到定位时间短和定位精度高。然而对于涂布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往往是一个具有非线性、滞后性、时变性的复杂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对于涂布机的控制主要基于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由于PID控制参数是固定的,而涂布层的面密度变化受影响因素很多,是一个动态系统。若对于该动态系统采用固定的控制参数进行控制时,由于步进电机在截流块定位过程中受到不均衡的外力干扰,导致涂布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及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控制参数所导致的涂布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涂布厚度以及获取目标涂布厚度;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确定的;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厚度控制方法,通过对上一次输出的反馈,增加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能够及时跟随当前输入和过去输出的变化,提高了网络对历史数据的敏感性,且所得到的控制量是随该动态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的,使得收敛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提升了网络对动态信息的处理能力,使得系统具有适应被控对象非线性时变的能力,以保证均匀的涂布厚度。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保存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利用所述隐含层预测当前厚度控制量;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厚度控制量进行综合,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厚度控制方法,通过将当前涂布厚度以及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利用隐含层预测当前厚度控制量,并且利用保存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以及预测当前厚度控制量确定最终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保证了控制精度的准确性以及鲁棒性。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存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利用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的输出反馈层,将所述输出层的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反馈至所述输出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厚度控制方法,通过输出反馈层对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进行存储与反馈,完成了对过去控制量的储存功能,提高了网络对历史数据的敏感性。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厚度控制量进行综合,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乘以所述输出反馈层的权重,得到反馈控制量;计算所述反馈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控制控制量之和,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PID调节的各个控制参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包括:计算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与所述目标涂布厚度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以及所述PID调节的各个控制参数,确定当前厚度调节量;基于所述调节量对所述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厚度控制方法,通过当前涂布厚度与目标涂布厚度的差值以及网络输出的PID调节的各个控制参数对当前厚度调节量进行计算,进而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保证了调节过程的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进而保证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鲁棒性。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获取样本厚度、目标样本厚度以及所述样本厚度对应的目标样本控制量;将当前样本厚度以及目标样本厚度输入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所述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上一次预测样本控制量确定的;基于所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与所述目标样本控制量的偏差,对所述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确定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上一次输出的反馈,增加了网络本身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能够及时跟随当前输入和过去输出的变化,提高了网络对历史数据的敏感性,且所得到的控制量是随该动态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的,保证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适应性,保证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快与控制精度,提升网络对动态信息的处理能力。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涂布厚度以及获取目标涂布厚度;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确定的;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样本厚度、目标样本厚度以及所述样本厚度对应的目标样本控制量;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当前样本厚度以及目标样本厚度输入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所述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上一次预测样本控制量确定的;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预测样本控制量与所述目标样本控制量的偏差,对所述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确定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根据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此电子设备设置于涂布机上,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涂布厚度控制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根据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当前涂布厚度以及获取目标涂布厚度;/n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确定的;/n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涂布厚度以及获取目标涂布厚度;
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包括隐含层以及与所述隐含层连接的输出层,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是基于所述隐含层的当前输出与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确定的;
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得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
保存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
将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以及所述目标涂布厚度输入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利用所述隐含层预测当前厚度控制量;
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厚度控制量进行综合,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输出层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涂布厚度控制模型中的输出反馈层,将所述输出层的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反馈至所述输出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厚度控制量进行综合,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
将所述上一次输出的涂布厚度控制量乘以所述输出反馈层的权重,得到反馈控制量;
计算所述反馈控制量与预测的当前控制控制量之和,得到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包括PID调节的各个控制参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涂布厚度控制量对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涂布厚度与所述目标涂布厚度的差值;
利用所述差值以及所述PID调节的各个控制参数,确定当前厚度调节量;
基于所述调节量对所述目标涂布机进行控制。


6.一种涂布厚度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样本厚度、目标样本厚度以及所述样本厚度对应的目标样本控制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兵彭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