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07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检测组件以及用于使传感器和检测组件发生接触的支架,检测组件包括轴芯、感应螺钉和用于调节感应螺钉伸缩的调节结构,轴芯的圆柱面与转向节的主销孔为过渡配合,感应螺钉通过调节结构安置在轴芯的径向安置孔内,轴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轴芯的旋转结构,轴芯另一端的端面与传感器的感应触头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还具有搬运、存放、拆装使用等操作的方便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节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全世界的行业人士都及其重视其安全特性,充分认识其安全特性对转向节的加工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应贯穿到整个制造过程的控制。所以在转向节生产加工之后,需要对其空间、角度、孔的位置进行检测,确保每件产品都是合格的,而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的平整度是否达标,是转向节的一个重要指标。授权公告号为CN20713287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节跳动量检测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将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的跳动传递给重锤,再通过与重锤相连的角位移传感器测出转向节内端面的挑动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成本,但是该装置在安装检测设备时,安装过程较复杂,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使用过程并不便捷,检测效率低下,同时,该装置只能够对同一固定型号的转向节进行检测,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检测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简便、通用性好、检测精度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检测组件以及用于使传感器和检测组件发生接触的支架,检测组件包括轴芯、感应螺钉和用于调节感应螺钉伸缩的调节结构,轴芯的圆柱面与转向节的主销孔为过渡配合(轴芯可在主销孔内随意发生旋转),感应螺钉通过调节结构安置在轴芯的径向安置孔内,调节结构包括定位销叉、挡块、限位腔体、推力弹簧、推板、挡套和挡套紧固件,径向安置孔从内至外顺次安置着推力弹簧、推板、挡套、挡套紧固件以及感应螺钉,感应螺钉的下端穿过挡套紧固件和挡套与推板的上表面接触,推板内侧的径向安置孔的侧壁设置防止推板过度向内侧移动的环形挡台,推板可在感应螺钉向内的推力和推力弹簧向外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在环形挡台与挡套下端面之间的来回移动;感应螺钉的杆体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与轴芯的轴线相平行,轴芯的内部设置着限位腔体,限位腔体通过轴向通孔与径向安置孔接通,限位腔体和轴向通孔供定位销叉穿过,定位销叉由外提拉部、中部杆体和内端叉结构组成,外提拉部位于轴芯端部的外侧,位于限位腔体内的中部杆体上固定有挡块,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的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相对应;当推板下移抵靠到环形挡台上,使感应螺钉外端整体陷进径向安置孔内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的上限位槽/孔专利技术对应,当推板上移抵靠到挡套下端面上,使感应螺钉外端位于径向安置孔外部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的下限位槽/孔对应;轴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轴芯的旋转结构,轴芯另一端的端面与传感器的感应触头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的跳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过转动轴芯时,传感器根据感应螺钉的跳动幅度来判断主销孔内端面的平整度是否达标,该检测装置中的感应螺钉是可伸缩的安置在轴芯上的,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感应螺钉的伸缩,该检测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还具有搬运、存放、拆装使用等操作的方便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感应螺钉的外端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旋转环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芯时,旋转环件可自动旋转,可有效避免与主销孔内端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刮花刮伤主销孔内端面的可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挡套紧固件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外圈与径向安置孔侧壁采用螺纹连接,挡套紧固件的外端面设置有用于与螺丝刀的刀头相对应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挡套紧固件的一个具体实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旋转结构位于轴芯上远离传感器的一端,旋转结构为设置有防滑结构的旋转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结构设置在远离传感器的一端,可一定程度避免人为造成的检测误差,带防滑结构的旋转把手设计,则进一步提高了轴芯旋转的方便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限位腔体设置在轴芯的端部,限位腔体由轴芯端部的轴向开口的腔体以及用于对该腔体进行封口的封盖组成,封盖上设置有容定位销叉的中部杆体通过的通孔,定位销叉的外提拉部位于封盖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腔体设置在轴芯端部,便于限位墙体的加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传感器是通过调节支架来实现与检测组件接触的;支架包括支架固定结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通过第一角度可调结构固定在支架固定结构上,第二调节杆通过第二角度可调结构安置在在第一调节杆上,传感器通过第三角度可调结构固定在第二调节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是由多个可调节结构组成,可实现对感应器多角度多位置的调节,可让绝大部分传感器与感应组件之间的位置达到最优状态,具有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支架固定结构为电磁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电磁铁上的电源开关,即可实现支架在转向节上的直接固定,或者在转向节周边磁性材料上的直接固定,该固定方式简单方便,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传感器为百分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传感器的一个具体实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检测装置通过转动轴芯时,传感器根据感应螺钉的跳动幅度来判断主销孔内端面的平整度是否达标,该检测装置中的感应螺钉是可伸缩的安置在轴芯上的,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感应螺钉的伸缩,该检测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还具有搬运、存放、拆装使用等操作的方便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2、感应螺钉的外端设置有可自由旋转的旋转环件,转动轴芯时,旋转环件可自动旋转,可有效避免与主销孔内端面之间的摩擦,避免刮花刮伤主销孔内端面的可能;3、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是由多个高度和角度调节结构组成,可实现对感应器多角度多位置的调节,可让绝大部分传感器与感应组件之间的位置达到最优状态,具有检测精度高、通用性好的优点;4、支架固定结构为电磁铁块,通过操作电磁铁上的电源开关,即可实现支架在转向节上的直接固定,或者在转向节周边磁性材料上的直接固定,该固定方式简单方便,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转向节;2、主销孔;3、传感器;4、第三角度可调结构;5、第一调节杆;6、固定在第二调节杆;7、第二角度可调结构;8、磁铁块;9、旋转环件;10、轴芯;11、旋转把手;12、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3)、检测组件以及用于使传感器(3)和检测组件发生接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组件包括轴芯(10)、感应螺钉(15)和用于调节感应螺钉(15)伸缩的调节结构,所述轴芯(10)的圆柱面与转向节(1)的主销孔(2)为过渡配合,所述的感应螺钉(15)通过调节结构安置在轴芯(10)的径向安置孔内,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定位销叉(12)、挡块(13)、限位腔体(14)、推力弹簧(21)、推板(20)、挡套(18)和挡套紧固件(17),所述径向安置孔从内至外顺次安置着推力弹簧(21)、推板(20)、挡套(18)、挡套紧固件(17)以及感应螺钉(15),所述感应螺钉(15)的下端穿过挡套紧固件(17)和挡套(18)与推板(2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推板(20)内侧的径向安置孔的侧壁设置防止推板(20)过度向内侧移动的环形挡台,所述的推板(20)可在感应螺钉(15)向内的推力和推力弹簧(21)向外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在环形挡台与挡套(18)下端面之间的来回移动;所述感应螺钉(15)的杆体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所述的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与轴芯(10)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轴芯(10)的内部设置着限位腔体(14),所述限位腔体(14)通过轴向通孔与径向安置孔接通,所述的限位腔体(14)和轴向通孔供定位销叉(12)穿过,所述定位销叉(12)由外提拉部、中部杆体和内端叉结构组成,所述的外提拉部位于轴芯(10)端部的外侧,位于限位腔体(14)内的中部杆体上固定有挡块(13),所述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相对应;当推板(20)下移抵靠到环形挡台上,使感应螺钉(15)外端整体陷进径向安置孔内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上限位槽/孔专利技术对应,当推板(20)上移抵靠到挡套(18)下端面上,使感应螺钉(15)外端位于径向安置孔外部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下限位槽/孔对应;所述轴芯(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轴芯(10)的旋转结构,所述轴芯(10)另一端的端面与传感器(3)的感应触头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主销孔内端面跳动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3)、检测组件以及用于使传感器(3)和检测组件发生接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组件包括轴芯(10)、感应螺钉(15)和用于调节感应螺钉(15)伸缩的调节结构,所述轴芯(10)的圆柱面与转向节(1)的主销孔(2)为过渡配合,所述的感应螺钉(15)通过调节结构安置在轴芯(10)的径向安置孔内,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定位销叉(12)、挡块(13)、限位腔体(14)、推力弹簧(21)、推板(20)、挡套(18)和挡套紧固件(17),所述径向安置孔从内至外顺次安置着推力弹簧(21)、推板(20)、挡套(18)、挡套紧固件(17)以及感应螺钉(15),所述感应螺钉(15)的下端穿过挡套紧固件(17)和挡套(18)与推板(2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推板(20)内侧的径向安置孔的侧壁设置防止推板(20)过度向内侧移动的环形挡台,所述的推板(20)可在感应螺钉(15)向内的推力和推力弹簧(21)向外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在环形挡台与挡套(18)下端面之间的来回移动;所述感应螺钉(15)的杆体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所述的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与轴芯(10)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轴芯(10)的内部设置着限位腔体(14),所述限位腔体(14)通过轴向通孔与径向安置孔接通,所述的限位腔体(14)和轴向通孔供定位销叉(12)穿过,所述定位销叉(12)由外提拉部、中部杆体和内端叉结构组成,所述的外提拉部位于轴芯(10)端部的外侧,位于限位腔体(14)内的中部杆体上固定有挡块(13),所述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上限位槽/孔和下限位槽/孔相对应;当推板(20)下移抵靠到环形挡台上,使感应螺钉(15)外端整体陷进径向安置孔内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上限位槽/孔发明对应,当推板(20)上移抵靠到挡套(18)下端面上,使感应螺钉(15)外端位于径向安置孔外部时,内端叉结构与感应螺钉(15)的下限位槽/孔对应;所述轴芯(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轴芯(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军席小龙王战兵甘万兵杨悦甘龙童伟张天鹏刘舒豪刘高丁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