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82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电控阀包括壳体、密封件和电机;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通过第二通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三腔室设置有第二开口;密封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通气口及第二通气口;电机通过驱动部与密封件连接,用于驱动密封件动作。电控燃油系统还包括油箱、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及碳罐。本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燃料系统集成度低,不同部件调控困难的问题,能降低电控燃料系统的成本并且减少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油蒸汽管理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律法规,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包含燃油蒸汽管理系统,通常的做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燃油蒸汽密封在油箱内。目前大部分高压燃油系统使用的燃油蒸汽管理方式是使用隔离阀(FTIV),但是隔离阀只能进行机械式的两级泄压开启和正负压平衡,具有泄压时间长的缺点,而且还需要配合油箱上的注油限位阀(FLVV)控制油箱加注量。由于普通阀门是通过机械式来关闭,开发和验证周期时间长,模具开发成本高,每款油箱需配合特定的阀门来使用,通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新的控制功能的电控阀及燃油系统,能降低设备的复杂性,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燃料系统集成度低,不同部件调控困难的问题,并能够降低电控燃料系统的成本并且减少开发周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控阀,包括壳体、密封件和电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二通气口及第三通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口始终保持连通,所述第三腔室设置有第二开口;密封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通气口及第二通气口;所述电机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用于驱动密封件动作。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第四通气口,在第二腔室内设置压力保护阀门,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通气口连接,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均与第二腔室连通。一种电控燃油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控阀,还包括油箱、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及碳罐;所述油箱的排气口与电控阀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电控阀的第二开口与碳罐的第一碳罐开口连接,所述碳罐的第二碳罐开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油箱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及所述电控阀的电机电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一种电控燃油系统的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电控燃油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判断车辆的状态;若车辆处于行驶或驻车过程中,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油箱内的压力信号,若油箱内的压力在设定范围内,控制器控制电控阀的电机带动密封件关闭电控阀的第一通气口,所述电控阀保持关闭;若油箱内的压力超过设定范围,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密封件开启第一通气口,所述电控阀开启泄压;若车辆处于燃油加注过程中,控制器接收到加注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密封件开启第一通气口,实现燃油加注前泄压或加注过程中泄压;当油箱内的压力在设定范围内,液位检测装置检测油箱内的液位,当液位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密封件关闭电控阀的第二通气口,实现加油枪跳枪;若车辆处于燃油补加过程中,电控阀的第二通气口保持关闭状态,电控阀通过第三通气口调节油箱内部压力,实现燃油补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燃料系统集成度低,不同部件调控困难的问题,能降低电控燃料系统的成本并且减少开发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控燃料存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电控阀第一种关闭状态示意图;图3是电控阀开启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电控阀第二种关闭状态示意图;图5是电控阀过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电控阀欠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2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控阀,包括壳体61、密封件62和电机63,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电机也可以由其它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装置或设备替换,并不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所述壳体61内设置有第一腔室611、第二腔室612及第三腔室613;所述第一腔室611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连通油箱内的排气及外部进入油箱内的气体。所述第一腔室611通过第一通气口614与第二腔室61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612通过第二通气口615与第三腔室613连通,所述第三腔室613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同碳罐3的第一碳罐开口连通。密封件62设置于第二腔室612内,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通气口614及第二通气口615;所述电机63通过驱动部631与所述密封件62连接,用于驱动密封件62动作。所述第二腔室612与所述第三腔室613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气口616,所述第三通气口616始终保持连通,第三通气口616用于实现在燃油加注过程中的跳枪后补加的压力控制。本申请的电控阀6还设置有压力保护阀门64,用于机械控制油箱内的压力,特别是在电控阀或整个电控系统的电气方面丧失功能时,当油箱内的压力过高,通过压力保护阀门可以释放压力,当油箱内的压力过低时,通过压力保护阀门可以对燃料存储系统进行补气。在所述第一腔室611与第二腔室612之间设置有第四通气口,在第二腔室612内设置压力保护阀门64,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三开口644与所述第四通气口617连接,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四开口645及第五开口643均与第二腔室612连通。如图5所示为电控阀过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此时电控阀门处于断电关闭状态,此时密封件62关闭第一通气口614,当油箱内压力增加的条件下,气体流向压力保护阀门64,在压力的作用下,压力保护阀门的阀芯642被推动,第四通气口617被打开,气体依次通过压力保护阀门的第三开口644和第四开口645进入第二腔室612,再通过第二通气口615或/和第三通气口616进入第三腔室613后流向碳罐3。如图6所示为电控阀欠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此时电控阀门处于断电关闭状态,此时密封件62关闭第一通气口614,油箱内压力降低的条件下,外界气体通过电控阀的第二开口进入第三腔室613,再通过第二通气口615和/或第三通气口616进入第二腔室612,在压力的作用下,压力保护阀门的阀芯641被推动,气体依次通过第五开口643和第三开口644进入第一腔室611后流向油箱1。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控燃油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控阀6,还包括油箱1、控制器7、压力检测装置4、液位检测装置5及碳罐3。所述油箱的排气口与电控阀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电控阀的第二开口与碳罐的第一碳罐开口连接,所述碳罐的第二碳罐开口与大气4连通。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油箱上;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及所述电控阀的电机电信号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件和电机;/n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二通气口及第三通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口始终保持连通,所述第三腔室设置有第二开口;/n密封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通气口及第二通气口;/n所述电机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用于驱动密封件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件和电机;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气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二通气口及第三通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口始终保持连通,所述第三腔室设置有第二开口;
密封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一通气口及第二通气口;
所述电机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用于驱动密封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第四通气口,在第二腔室内设置压力保护阀门,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通气口连接,所述压力保护阀门的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均与第二腔室连通。


3.一种电控燃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控阀,还包括油箱、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及碳罐;
所述油箱的排气口与电控阀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电控阀的第二开口与碳罐的第一碳罐开口连接,所述碳罐的第二碳罐开口与大气连通;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油箱上;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林高德俊吕昊严济彦周传军刘亚洲张艳波李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