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62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包括回墨管,回墨管连接回墨柱套,回墨柱套一侧设有出墨管,回墨柱套套设与冷却装置上,冷却装置外壁贴合回墨柱套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杜绝了印刷回墨循环利用时墨水对冷却水源的污染,使得冷却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回墨于封闭的金属柱套内只有一个出墨管可以流通,冷却装置内部压力高,冷却水流速高,冷却效果显著,综上,本方案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且极大地改善了墨水对水源及环境的污染,既满足了印刷的生产效率需求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制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品最初存在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也就是让更多人能够接收更多信息,更加了解自身生存的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一些新的印刷工艺也诞生了出来。其中,凹版印刷就是印刷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工艺印刷的印刷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的同时印刷速度极快,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质、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凹版印刷并非没有缺点,该印刷方式在工作时会有大量的多余的回墨被抽送到墨缸内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倒是回墨管内的墨温度已经升高,返回墨缸时会严重影响再出墨的印刷效果,所以很多从业者会加设水冷装置,但在现阶段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漏墨会严重影响冷却水的使用,必须在配备净化过滤装置,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否则冷却水就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所以,现从业者希望提出一种新的冷却装置,能够在满足回墨冷却的基础上减少或消除回墨泄露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的同时,不影响原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包括回墨管,回墨管连接回墨柱套,回墨柱套一侧设有出墨管,回墨柱套套设与冷却装置上,冷却装置外壁贴合回墨柱套内壁,冷却装置设有进水孔与出水孔,进水孔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水泵。进一步的,回墨柱套分为套顶与套壁,回墨柱套为壁内中空的金属柱状套件,套顶中部设有螺纹孔,回墨管管口设有螺纹,回墨管通过管口螺纹啮合螺纹孔,套壁底部一侧设有出墨管。进一步的,冷却装置为柱状金属管,冷却装置分为冷却外管、出水内管及管底,外管及内管均设于管底上方,外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进一步的,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间隔至少3cm,内管顶面外壁与外管顶面内壁间隔至少3cm,内管顶面设有凹部,凹部底面设有通孔。进一步的,外管与内管间隔处为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截面呈环形。进一步的,出水孔与进水孔均设于管底外侧,出水孔设有管底中部,进水孔与水道连接并设于管底外侧。进一步的,外管及内管均为薄壁金属管,厚度为1mm-2.5mm,管底厚3mm-5mm。进一步的,出水管连接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供水水泵。本技术有益效果:使用本方案设置的冷却装置,杜绝了印刷回墨循环利用时墨水对冷却水源的污染,使得冷却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在各管的接口处适当的增加密封垫圈还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冷却水的外溢,回墨于封闭的金属柱套内只有一个出墨管可以流通,冷却装置内部压力高,冷却水流速高,冷却效果显著,综上,本方案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且极大地改善了墨水对水源及环境的污染,既满足了印刷的生产效率需求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社会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柱套及冷却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柱冷却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仰视图。图中标记:1-回墨管、2-回墨柱套、3-冷却装置、21-套顶、22-套壁、23-出墨管、31-进水孔、32-出水孔、33-外管、34-内管、35-管底、36-冷却水道、341-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包括回墨管1,回墨管1连接回墨柱套2,回墨柱套2一侧设有出墨管23,回墨柱套2套设与冷却装置3上,该部分表明柱套是一个仅有出墨管23处可供墨水循环,所以不会产生水污染;冷却装置3外壁贴合回墨柱套2内壁,内外壁贴合通过冷却装置3的外壁进行热传导,消耗热量;冷却装置3设有进水孔31与出水孔32,进水孔31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水泵,与水泵连接方式为常规方式,包括接口处的密封等,不再详细赘述。回墨柱套2分为套顶21与套壁22,回墨柱套2为壁内中空的金属柱状套件,套顶21中部设有螺纹通孔,回墨管1管口设有螺纹,回墨管1通过管口螺纹啮合螺纹通孔,套壁22底部一侧设有出墨管23,该部分结构使得回流的墨水能够淌入中空的金属套内。冷却装置3为柱状金属管,冷却装置3分为冷却外管33、出水内管34及管底35,内外管共用一个管底35;外管33及内管34均设于管底35上方,外管33内径大于内管34外径,这样的结构是内部出现夹层空隙。内管34外壁与外管33内壁间隔至少3cm,内管34顶面外壁与外管33顶面内壁间隔至少3cm,内管34顶面设有凹部341,凹部341底面设有通孔,该处的通孔用于内部水流的循环,便于流出的同时,该处通孔的大小可以影响内部的水压,根据需求设置大小的通孔,使得冷却水流速得以改变。外管33与内管34间隔处为冷却水道36,冷却水道36截面呈环形,冷却水道内注满冷却水,用来消耗回墨柱套2的热量。出水孔32与进水孔31均设于管底35外侧,出水孔32设有管底35中部,进水孔31与水道36连接并设于管底35外侧,出水孔32贯通管底35并用于出水,进水孔31设置于水道36的下方,设有至少2孔,当多孔排列时以相同倾斜角度设置进水孔31这样冷却水进入时是以一个斜向的角度喷出,在水道36内旋转,再加上内部的压力,流速极高,冷却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外管33及内管34均为薄壁金属管,厚度为1mm-2.5mm,管底35厚3mm-5mm,提升热传导效率。出水孔32连接出水管,出水管连接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供水水泵,实现基础水循环,水泵可自由选择调整压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包括回墨管(1),其特征在于:回墨管(1)连接回墨柱套(2),回墨柱套(2)一侧设有出墨管(23),回墨柱套(2)套设与冷却装置(3)上,冷却装置(3)外壁贴合回墨柱套(2)内壁,冷却装置(3)设有进水孔(31)与出水孔(32),进水孔(31)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包括回墨管(1),其特征在于:回墨管(1)连接回墨柱套(2),回墨柱套(2)一侧设有出墨管(23),回墨柱套(2)套设与冷却装置(3)上,冷却装置(3)外壁贴合回墨柱套(2)内壁,冷却装置(3)设有进水孔(31)与出水孔(32),进水孔(31)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回墨柱套(2)分为套顶(21)与套壁(22),回墨柱套(2)为壁内中空的金属柱状套件,套顶(21)中部设有螺纹通孔,回墨管(1)管口设有螺纹,回墨管(1)通过管口螺纹啮合螺纹通孔,套壁(22)底部一侧设有出墨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回墨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3)为柱状金属管,冷却装置(3)分为冷却外管(33)、出水内管(34)及管底(35),外管(33)及内管(34)均设于管底(35)上方,外管(33)内径大于内管(34)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春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亚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