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47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包括机架和刮刀,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和连接辊,所述印刷辊与连接辊之间形成印刷纸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刮刀的两端与机架连接且刮刀的刀刃与印刷辊的外壁抵触,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颜料的存放槽,所述的印刷辊的下部置于存放槽内,所述的存放槽内设置有推力机构,所述的推力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印刷辊外壁贴合的上色辊,所述的上色辊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达到提升印刷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机主要包括放卷部分、印刷部分和收卷部分。印刷纸通过放卷部分放卷,继而通过印刷部分进行印刷,最后在收卷部分进行收卷。印刷部分由多台印刷机构所组成。每台印刷机构具有不同颜色的颜料。目前,现有的印刷机构主要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存放槽,在存放槽内倒入调色好的颜料。在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印刷辊的下半部浸入到颜料中,在印刷辊旋转时,即可将颜料涂布在印刷辊表面的图案上。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刮刀,用于刮除印刷辊多余的颜料。最后,在印刷纸经过印刷辊的表面时,即可在印刷纸的表面印上对应图案。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放槽与印刷辊因生产工艺影响呈倾斜设置,造成印刷辊旋转沾染颜料时,印刷辊的部分位置颜料多,部分位置颜料少,颜料多的部分印刷颜色浓,颜料少的部分印刷颜色偏淡,因而会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通过在存放槽内设置上色辊,达到提升印刷质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包括机架和刮刀,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和连接辊,所述印刷辊与连接辊之间形成印刷纸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刮刀的两端与机架连接且刮刀的刀刃与印刷辊的外壁抵触,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颜料的存放槽,所述的印刷辊的下部置于存放槽内,所述的存放槽内设置有推力机构,所述的推力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印刷辊外壁贴合的上色辊,所述的上色辊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颜料倒入到放置槽中,将印刷纸穿过通道,印刷辊与连接辊反向转动,同时,通过推力机构将上色辊往靠近印刷辊的方向推动,使上色辊的外壁与印刷辊的外壁保持抵触,在印刷辊旋转的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上色辊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传导作用将颜料由印刷辊中向两端延伸,从而使印刷辊的表面能够均匀涂布颜料,从而达到提升印刷质量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推力机构包括支撑套、支撑杆和弹性件,所述的支撑杆滑动连接于支撑套中,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的内壁、支撑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杆远离支撑套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的支撑套与存放槽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支撑杆往远离支撑套的方向移动,并使上色辊的外壁能够始终与印刷辊的外壁保持抵触,操作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色辊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色辊旋转的过程中,搅拌叶片能够持续对颜料进行搅拌,使颜料能够更为均匀,进一步提升印刷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色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孔,所述的上色辊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进料孔连通的出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色辊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颜料才能够出料孔导出并涂布在印刷辊的外壁上,同时,通过负压的作用,位于存放槽中的颜料由进料孔吸入到上色辊内,从而进一步促使印刷辊表面覆盖均匀的颜料,提升印刷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辊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连接辊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重力作用,使连接辊能够置于印刷纸上,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纸,极大提升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颜料倒入到放置槽中,将印刷纸穿过通道,印刷辊与连接辊反向转动,同时,通过推力机构将上色辊往靠近印刷辊的方向推动,使上色辊的外壁与印刷辊的外壁保持抵触,在印刷辊旋转的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上色辊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传导作用将颜料由印刷辊中向两端延伸,从而使印刷辊的表面能够均匀涂布颜料,从而达到提升印刷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刮刀;2、印刷辊;3、连接辊;4、存放槽;5、推力机构;51、支撑套;52、支撑杆;53、弹性件;54、支撑座;6、上色辊;61、第一螺纹段;62、第二螺纹段;7、搅拌叶片;81、进料孔;82、出料孔;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包括机架1和刮刀1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印刷辊2和连接辊3,连接辊3位于印刷辊2的上方,并且连接辊3与印刷辊2轴心平行设置。连接辊3与印刷辊2均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将连接杆9的下端与连接辊3转动连接。在印刷辊2与连接辊3之间形成印刷纸通过的通道。刮刀11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使刮刀11的刀刃与印刷辊2的外壁抵触,刮刀11的长度方向与印刷辊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机架1上固定有用于放置颜料的存放槽4,使印刷辊2的下部置于存放槽4内。存放槽4内设置有推力机构5,推力机构5连接有支撑座54,在支撑座54上转动连接有与印刷辊2外壁贴合的上色辊6。上色辊6与印刷辊2的轴心平行设置。在上色辊6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61和第二螺纹段62。其中,推力机构5包括支撑套51、支撑杆52和弹性件53。将支撑杆52滑动连接于支撑套51中;弹性件53为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套51的内壁、支撑杆52连接。通过弹性件53的弹力作用,使支撑杆52产生往远离支撑套51方向的趋势。将支撑杆52远离支撑套51的一端与支撑座54连接,支撑套51与存放槽4的内壁连接。在上色辊6远离支撑杆52的一端设置有搅拌叶片7。上色辊6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进料孔81,在上色辊6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进料孔81连通的出料孔82。综上所述,将颜料倒入到存放槽4中,启动电机,印刷辊2与连接辊3旋转,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印刷纸通过通道。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印刷辊2带动上色辊6旋转。通过第一螺纹段61和第二螺纹段62的传导作用,使颜料由印刷辊2的中部向两端展开,使印刷辊2上能够均匀沾染颜料。同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颜料从出料孔82导出并涂布在印刷辊2的表面,并通过负压的作用,颜料从进料孔81导入。印刷辊2沾染足够的颜料后,随着进一步旋转并使刮刀11刮除多余颜料,最后印刷在印刷纸上。极大提升印刷质量。并且在上色辊6旋转的过程中,搅拌叶片7能够将位于存放槽4中的颜料进行搅拌,使颜料能够更为均匀,进一步提升印刷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包括机架和刮刀,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和连接辊,所述印刷辊与连接辊之间形成印刷纸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刮刀的两端与机架连接且刮刀的刀刃与印刷辊的外壁抵触,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颜料的存放槽,所述的印刷辊的下部置于存放槽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存放槽内设置有推力机构,所述的推力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印刷辊外壁贴合的上色辊,所述的上色辊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包括机架和刮刀,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和连接辊,所述印刷辊与连接辊之间形成印刷纸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刮刀的两端与机架连接且刮刀的刀刃与印刷辊的外壁抵触,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颜料的存放槽,所述的印刷辊的下部置于存放槽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存放槽内设置有推力机构,所述的推力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与印刷辊外壁贴合的上色辊,所述的上色辊上设置有转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的上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力机构包括支撑套、支撑杆和弹性件,所述的支撑杆滑动连接于支撑套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民状陈如肯陈亦串陈民跳陈德财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宏科印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