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
,涉及一种抗菌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新结构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经过50余年的发展,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继头孢菌素之后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广谱、高效、低毒性的一线抗感染化疗药物。然而,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棘手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化合物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类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在前期抗菌药物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物设计理论及有机合成实验技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诺氟沙星进行改造,在诺氟沙星C-7位哌嗪基的氮原子上引入抗菌药效团中间体(I),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结构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
【技术保护点】
1.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其中,R选自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酰肼类化合物和二硫化碳为原料,消去成环反应得到中间体(I);将中间体(I)、诺氟沙星、甲醛水溶液和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反应,反应完毕,过滤,滤液挥发后收集析出的固体,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酰肼类化合物和二硫化碳为原料,消去成环反应得到中间体(I)具体为:将酰肼类化合物、二硫化碳、氢氧化钾和乙醇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加热搅拌反应,反应完毕,调pH至中性,静置析出固体,过滤,风干,得到中间体(I);所述的酰肼类化合物、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比为2:3: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1,3,4-恶二唑-2(3H)-硫酮-诺氟沙星杂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肼类化合物为吡嗪-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谢小保,施庆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