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巡检设备,涉及巡检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环境恶劣的地方,不适合长期值守的场所就需要安装监控系统,传统的监控是将摄像头定点安装,这样就不能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若阻挡视线的物体较多就需要安装多个摄像头,造成监控设备投入成本高的情况,这样巡检设备就应运而生,其中轨道巡检设备广泛应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在巡检设备长时间的巡检过程中,其内部的动力提供会逐渐减弱,当进行蓄电的同时却不能进行巡检,这就导致了无法持续的对动力源进行供电的问题;2、现有技术中,在巡检设备的对周围信息采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信息采集装置施加保护装置,容易受到铁路上其它物体的碰撞,导致信息采集装置的损坏,影响工作人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3、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巡检设备在路面行走时,其路面存在较大较小的障碍物,在跨越较大的障碍物时,容易对信息采集装置的晃动幅度较大,进而达不到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周围信息的使用初衷,该智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包括主体(1)和承载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载底座(2),所述承载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的一侧设置有清障装置(5)和驱动装置(3),所述主体(1)的外侧壁四周镶嵌有透视窗(6),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活动板(11)、第一伸缩杆(7)、蓄电池(8)、处理模块(9)和光能转换装置(10),所述处理模块(9)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蓄电池(8),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摄像记录仪(31),所述摄像记录仪(31)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处理模块(9)和蓄电池(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包括主体(1)和承载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载底座(2),所述承载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的一侧设置有清障装置(5)和驱动装置(3),所述主体(1)的外侧壁四周镶嵌有透视窗(6),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活动板(11)、第一伸缩杆(7)、蓄电池(8)、处理模块(9)和光能转换装置(10),所述处理模块(9)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蓄电池(8),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摄像记录仪(31),所述摄像记录仪(31)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处理模块(9)和蓄电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装置(5)的正面设置有距离感应器(18)和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位于距离感应器(18)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1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空心板(20),所述空心板(20)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21),所述推动板(21)的顶部上方设置有连接件(25),所述连接件(2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动双向控制阀(24),所述气动双向控制阀(2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气泵(22),所述气泵(22)的底部与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3)和气动双向控制阀(24)位于连接板(19)的顶部上方设置,所述气动双向控制阀(24)的信号接收端管道连接有气泵(22),且气泵(22)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处理模块(9),所述距离感应器(18)的接线端线路连接有处理模块(9)和蓄电池(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铁路轨道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件(15),所述活动件(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的右侧设置有滑动板(16),所述滑动板(16)的顶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民,张晓明,吴晓东,张山,李传奎,姬义义,辛石磊,张帅,刘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