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08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包括气管和气环组件,所述气管一端与气环组件相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设有与惰性气体相连接的接头;所述气环组件与大包长水口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气环组件底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用于使惰性气体向下方吹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体式结构,易于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它能有效在大包开浇前,快速用惰性气体置换出中间包受钢口空气,从而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提高铸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连铸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对高品质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对钢的纯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连铸机浇注过程,如何减少钢水与空气接触,尽最大限度防止钢水二次氧化是提高钢坯纯净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冶金连铸大包过程浇注,一般都会采用“大包长水口+中间包覆盖剂”的方式进行全程保护浇注,其保护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但在开浇第一炉,中间包覆盖剂还没来得及投入,中间包受钢口冲击区域的钢水直接冲击下来,钢花四溅,此时钢水很容易被二次氧化而影响铸坯质量。目前,对于连铸机开浇前的中间包受钢口冲击区保护浇注,各钢厂几乎还没有成熟完好的技术,在浇注高品质钢种时,个别做得到位的钢厂,采用在受钢口临时增加多条吹氩管的方式。这种氩气管点吹方式虽结构简单,但仅仅是某个点喷吹氩气,致氩气分布不均匀,此外,不能将氩气集中分布在钢水最易氧化的长水口钢流四周,致难以保证钢水二次氧化,进而很难达到高纯度钢生产要求。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570675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小方坯连铸生产中高碳钢的浇注工艺,其技术要领是采用中间包长水口吹气装置,保证吹氩过程中间包内钢水轻微翻腾,不允许出现钢花飞溅现象。其吹氩工艺是对长水口本体吹氩,不涉及受钢口区域吹氩,不能有效防止开浇受钢口处钢水二次氧化。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270431A公开了提升中间包冶金能力减少水口絮流的吹气装置和方法,包括中空的密闭圆环,在密闭圆环上均匀第间隔设有供氩气流出的若干出气孔,所述密闭圆环由烧氧管制成,所述密闭圆环设有一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一段近似于直角的通气管路连接,所述通气管路与外部的氩气管路连接,在大包出钢口位置的通气管路上设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与大包出钢口紧密连接并在一条中轴线上。步骤如下:中间包上线前清理干净中间包内杂物;将吹气装置提前放入中间包内,并置于包底,在受钢孔位置和测温孔位置各放一个;中间包上线后将吹气装置与氩气管连接在一起;大包开始浇注前将吹气装置提起至中间包包盖的下表面上,继续吹氩气浇注。其吹氩保护区域仅是大包出钢口位置,不能有效防止中间包受钢口钢水氧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本技术为一体式结构,易于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它能有效在大包开浇前,快速用惰性气体置换出中间包受钢口空气,从而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提高铸坯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包括气管和气环组件,所述气管一端与气环组件相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设有与惰性气体相连接的接头;所述气环组件与大包长水口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气环组件底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用于使惰性气体向下方吹出。进一步地,所述气环组件为框架结构,所述气环组件包括上管道和下管道,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均为水平设置,且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条固定杆,所述出气孔位于下管道的底部,所述连接管道和固定杆均为竖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均为半圆环状,且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连接管道为两条且分别设于该半圆环的两端,所述上管道的中部和下管道的中部还连接有一条所述固定杆。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为直管道且与所述上管道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气管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α为70°-90°。进一步地,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位于大包长水口的托圈的下方,所述挂钩用于挂装所述上管道和所述气管。进一步地,所述上管道、下管道、连接管道和气管的管径均为20-30mm。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之间的距离为大包长水口外径的5-6倍。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有多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β为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为一体式结构,易于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它能有效在大包开浇前,快速用惰性气体置换出中间包受钢口空气,从而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提高铸坯质量。2、气环组件为框架结构,只保留必要的管道连通,节约生产所需材料,从而形成上下两个半圆环状的管道,而固定杆是为了支撑固定以防止气环组件变形;另外,半圆环状管道的内径与大包长水口的外表面相适配,结合其整体竖直设置,能为大包长水口提供垂直对中的限位作用。3、挂钩的结构是让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固定并紧贴机械臂、托圈和大包长水口的下半部分,而且通过挂钩连接可快速取放,方便拆装和及时地应用。4、出气孔的出气角度有助于进一步形成氩气区域,能有效快速地吹扫受钢口而使该处的空气完全排出,置换成氩气,以保证钢水不被二次氧化,经过试验,在3分钟内即可在受钢口处彻底形成氩气封闭的环境,符合现场的紧凑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的侧视图。图中:1-大包长水口,2-托圈,3-挂钩,4-气环组件,41-出气孔,42-上管道,43-下管道,44-连接管道,5-固定杆,6-气管,7-接头,8-机械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3所示,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包括气管6和气环组件4,气管6一端与气环组件4相连通,气管6的另一端设有与惰性气体相连接的接头7;气环组件4整体呈竖直状且与大包长水口1的外表面相适配,气环组件4底部设有出气孔41,出气孔41用于使惰性气体向下方吹出。本技术为一体式结构,易于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它能有效在大包开浇前,快速用惰性气体置换出中间包和大包长水口1之间受钢口的空气,从而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提高铸坯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气环组件4为框架结构,气环组件4包括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均为水平设置,且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之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接管道44相连通,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条固定杆5,出气孔41位于下管道43的底部,连接管道44和固定杆5均为竖直设置。该气环组件4除了能提供吹出惰性气体的通道外,还具有一定的垂直对中作用,由于其整体竖直设置,气环组件4的框架形成与大包长水口1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形状,可先将本装置安装到机械臂8的托圈2下,能为大包长水口1下放安装时提供一定的垂直对中的限位作用,以避免其过长而使大包长水口1得下端出现大幅的晃动。具体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均为半圆环状,且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的开口方向一致;连接管道44为两条且分别设于该半圆环的两端,上管道42的中部和下管道43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6)和气环组件(4),所述气管(6)一端与气环组件(4)相连通,所述气管(6)的另一端设有与惰性气体相连接的接头(7);所述气环组件(4)与大包长水口(1)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气环组件(4)底部设有出气孔(41),所述出气孔(41)用于使惰性气体向下方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6)和气环组件(4),所述气管(6)一端与气环组件(4)相连通,所述气管(6)的另一端设有与惰性气体相连接的接头(7);所述气环组件(4)与大包长水口(1)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气环组件(4)底部设有出气孔(41),所述出气孔(41)用于使惰性气体向下方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环组件(4)为框架结构,所述气环组件(4)包括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所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均为水平设置,且所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之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接管道(44)相连通,所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条固定杆(5),所述出气孔(41)位于下管道(43)的底部,所述连接管道(44)和固定杆(5)均为竖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连铸机中间包受钢口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均为半圆环状,且所述上管道(42)和下管道(43)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连接管道(44)为两条且分别设于该半圆环的两端,所述上管道(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祥胜韦祥建张继烈林淡群钟耀庭吴诚玉梁达高叶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