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2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接机构,涉及铆接工装技术领域。该铆接机构包括上凹模,所述上凹模上开设有用于容纳A部件的第一安装槽;在第一安装槽一侧的上凹模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用于夹持所述A部件;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放置B部件;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下模板上,使得装有B部件的固定板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相贴合定位时,B部件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的A部件相对应。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铆接机构,产品在铆接时以及铆接完成后取出时,产品和夹持部件之间为滚动摩擦,不会使得在产品表面产生划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铆接工装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铆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不锈钢方舌头铆接机构采用在模具内加胶棒、弹簧定位柱的方式,产品安装不便,胶棒磨损甚至掉落,弹簧定位柱对工件表面要檫伤,影响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安全;因此生产工人要确认不脱落,胶棒磨损材料不在模具内;弹簧定位柱结构要调整到恰当位置才能不檫伤表面,增加生产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接机构,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铆接机构,包括:上凹模,所述上凹模上开设有用于容纳A部件的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侧的上凹模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用于夹持所述A部件;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放置B部件;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安装在所述下模板上,使得装有B部件的固定板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相贴合定位时,B部件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的A部件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定位珠,所述定位珠安装在第二安装槽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且所述定位珠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所述定位珠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将B部件进行卡合定位。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板通过依次贯穿安装座和避让槽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在避让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上凹模固定连接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导套,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套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应用本技术的铆接机构,产品在铆接时以及铆接完成后取出时,产品和夹持部件之间为滚动摩擦,不会使得在产品表面产生划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生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铆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铆接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模板,2-上凹模,3-固定板,4-安装座,6-下模板,7-导套,8-导柱,9-第一安装槽,10-A部件,11-B部件,12-卡槽,13-第二安装槽,14-弹性部件,15-定位珠,16-转轴,17-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铆接机构,包括:上凹模2,夹持部件,下模板6,所述A部件10为不锈钢圆舌头,所述B部件11为辅助方舌板。所述上凹模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不锈钢圆舌头的第一安装槽9;在所述第一安装槽9一侧的上凹模2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用于夹持所述不锈钢圆舌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弹性部件14,所述弹性部件1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定位珠15,所述定位珠15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3靠近第一安装槽9的一端,且所述定位珠15与所述弹性部件14接触,所述定位珠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3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14优选为弹簧,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棒。所述下模板6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用于放置辅助方舌板;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安装在所述下模板6上,使得装有辅助方舌板的固定板3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17相贴合定位时,辅助方舌板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9内的不锈钢圆舌头相对应。本技术对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弹簧定位柱的铆接机构进行改进,采用了具有定位珠15的夹持部件,使得放置在第一安装槽9内的不锈钢圆舌头既能被在弹性部件14作用下的定位珠15夹持住,由于定位珠15并没有和弹性部件14连接,定位珠15能在第二安装槽13内转动,且所述定位珠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3的直径。这样定位珠15刚好可以有部分在弹性部件14的弹力作用下伸入到第一安装槽9内起到夹紧不锈钢圆舌头的作用。加工时,将不锈钢圆舌头装入上凹模2的第一安装槽9内,使其在夹持部件的作用下固定在第一安装槽9内,将辅助方舌板安装在固定板3上,转动固定板3,使其竖直设置,使得装有辅助方舌板的固定板3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17相贴合定位时,辅助方舌板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9内的不锈钢圆舌头处于相对应的铆接位置。然后上凹模2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下压,将不锈钢圆舌头铆接到辅助方舌板上。铆接后取出时,不锈钢圆舌头与上凹模2脱离,不锈钢圆舌头与夹持部件的定位珠15产生磨擦,该摩擦为滚动摩擦,产品上没有痕迹,外观质量无影响。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柱与不锈钢圆舌头之间为滑动摩擦,会在产品上留下痕迹,影响外观质量。本技术在铆接时,生产工人不需要用手确认弹簧定位柱上的胶棒是否磨损等,不会出现压伤手等意外伤害,使得生产更加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9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槽13水平设置。便于安装和取放产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6上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用于将待铆接产品进行卡合定位。便于快速的安装和取出待铆接的产品。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板3通过依次贯穿安装座4和避让槽设置的转轴16转动连接在避让槽内。设置了安装座4和避让槽,能让固定板3转动的更加平稳,便于待铆接的两个产品的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凹模2固定连接在上模板1上,所述上模板1上设有导套7,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导柱8,所述导柱8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套7内。导套7和导柱8能确保待铆接的两个产品的定位精度更加精确,有利于提高铆接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凹模(2),所述上凹模(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A部件(10)的第一安装槽(9);在所述第一安装槽(9)一侧的上凹模(2)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n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用于夹持所述A部件(10);/n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3);/n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用于放置B部件(11);/n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安装在所述下模板(6)上,使得装有B部件(11)的固定板(3)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17)相贴合定位时,B部件(11)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9)内的A部件(10)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凹模(2),所述上凹模(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A部件(10)的第一安装槽(9);在所述第一安装槽(9)一侧的上凹模(2)内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3);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用于夹持所述A部件(10);
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3);
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用于放置B部件(11);
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安装在所述下模板(6)上,使得装有B部件(11)的固定板(3)旋转到与所述定位板(17)相贴合定位时,B部件(11)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槽(9)内的A部件(10)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
弹性部件(14),所述弹性部件(1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内;
定位珠(15),所述定位珠(15)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3)靠近第一安装槽(9)的一端,且所述定位珠(15)与所述弹性部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名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乐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