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申请涉及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送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送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铆接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内填充有铜柱,所述铆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铆接底座以及被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升或下降的铆接组件,所述铆接底座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滑座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滑座体上的滑移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件上的驱动组件,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滑移件上,所述滑移件沿着所述导滑座体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铆接机构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提高了铆接设备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柱铆接设备
本申请涉及散热片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柱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以及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以及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加工完散热片后,通常需要使用铆接设备在散热片上铆接铜柱以便后续使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铆接设备暴露在外侧,操作人员在放入散热片时,如果撤手不及时,容易被铆接设备伤到手,操作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铆接设备的操作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铜柱铆接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柱铆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铜柱铆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铆接机构,所述铆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铆接底座以及被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升或下降的铆接组件,所述铆接底座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滑座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滑座体上的滑移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件上的驱动组件,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滑移件上,所述滑移件沿着所述导滑座体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铆接机构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进行铆接时,将散热片放置在所述滑移件上,随后启动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便会驱动所述滑移件沿着所述导滑座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导滑座抵达所述铆接机构的加工区域后,所述铆接机构将铜柱铆接在所述散热片上。在铆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不会靠近所述铆接机构,因此所述铆接设备能提高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铆接底座上的滑移气缸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气缸上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移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移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气缸的结构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所述推动气缸启动时将所述导滑座推出,操作人员将所述散热片放置在所述导滑座内,将所述散热片放置在所述导滑座后,再次启动所述推动气缸将所述导滑座拉回至所述铆接组件的下方进行铆接。优选的,所述铆接组件包括被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上升或下降的压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下治具以及安装所述下治具上的上治具,所述上治具与所述下治具滑动连接,所述压头朝向所述上治具,所述上治具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撞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接时,所述压头向下移动抵压在所述上治具的上端面上,继而所述压头对所述上治具施加一个靠近所述下治具的力,所述上治具便会向下移动使得所述撞针对所述散热片进行铆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气缸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上的升降块,所述压头安装在所述升降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结构和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控制和操作,所述升降块带动所述压头上升或下降,继而使得压头与所述上治具接触或脱离。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抵压气缸,所述抵压气缸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下治具固定连接在所述抵压气缸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散热片运送至所述下治具的下方时,所述抵压气缸启动,所述抵压气缸驱动所述下治具下降继而抵压在所述散热片的上端面,增加所述铆接设备的铆接质量。优选的,所述下治具上固定设置有导滑柱,所述上治具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滑柱,所述上治具沿着所述导滑柱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治具的方向移动,所述导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对所述上治具施加一个远离所述下治具方向的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头下压进行铆接时,所述弹簧能减缓所述上治具的下压速度以增加铆接质量;铆接完毕所述压头上升时,所述弹簧会释放弹性势能以将所述上治具弹起,所述上治具无需借助其他结构便能自行进行复位,提高所述铆接设备的使用性。优选的,所述铜柱铆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送料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送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内填充有铜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对所述铆接组件进行自动送料,继而增加所述铆接设备的使用性,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振动盘以及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振动盘以及所述铆接机构;所述第二送料结构包括第二送料振动盘、第二主输送管道以及第二副输送管道,所述第二主输送管道以及第二副输送管道均连接于所述第二送料振动盘以及所述铆接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送料振动盘会将铜柱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输送至所述铆接机构内进行铆接,所述第二送料振动盘会将铜柱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所述铆接机构内进行铆接,振动盘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增加所述铆接设备的使用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使用所述滑移件代替人工进行进料,在铆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部位于铆接机构的外侧,从而提高所述铆接设备的操作安全性;2.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送料机构能对铜柱进行自动进料,增加所述铆接设备的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承托柱;12、承托板;2、第一送料机构;21、第一输送管道;3、第二送料机构;31、第二主输送管道;32、第二副输送管道;4、升降机构;41、升降气缸;42、升降块;5、铆接机构;51、铆接底座;511、导滑槽;512、导滑座体;513、驱动组件;5131、滑移气缸;5132、推动杆;514、滑移件;52、铆接组件;521、压头;522、上治具;5221、撞针;523、下治具;5231、滑移槽;5232、推板;5233、推动气缸;5234、导滑柱;5235、入料孔;5236、铆接孔;524、抵压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参照图1,铜柱铆接设备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送料机构2、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送料机构3、安装在机架1上的升降机构4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铆接机构5。第一送料机构2以及第二送料机构3内填充有铜柱,第一送料机构2以及第二送料机构3用于将铜柱导入至铆接机构5内进行铆接。参照图1和图2,铆接机构5用于将铜柱铆接在散热片上,铆接机构5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铆接底座51以及铆接组件52。具体来说,铆接底座51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导滑座体512、滑动设置在导滑座体512上的滑移件514以及驱动滑移件514滑动的驱动组件513。导滑座体512大体呈长方体型,导滑座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滑槽511,滑移件514与导滑槽511滑动连接,滑移件514大体呈长方体型,滑移件5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铆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升降机构(4)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铆接机构(5),所述铆接机构(5)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铆接底座(51)以及被所述升降机构(4)驱动上升或下降的铆接组件(52),所述铆接底座(51)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导滑座体(51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滑座体(512)上的滑移件(514)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件(514)上的驱动组件(513),散热片放置在所述滑移件(514)上,所述滑移件(514)沿着所述导滑座体(512)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铆接机构(5)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铆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升降机构(4)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铆接机构(5),所述铆接机构(5)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铆接底座(51)以及被所述升降机构(4)驱动上升或下降的铆接组件(52),所述铆接底座(51)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导滑座体(51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滑座体(512)上的滑移件(514)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件(514)上的驱动组件(513),散热片放置在所述滑移件(514)上,所述滑移件(514)沿着所述导滑座体(512)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铆接机构(5)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13)包括安装在所述铆接底座(51)上的滑移气缸(5131)以及安装在所述滑移气缸(5131)上的推动杆(5132),所述推动杆(513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移气缸(5131)的活塞杆上,所述推动杆(513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移件(5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组件(52)包括被所述升降机构(4)驱动上升或下降的压头(52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下治具(523)以及安装所述下治具(523)上的上治具(522),所述上治具(522)与所述下治具(523)滑动连接,所述压头(521)朝向所述上治具(522),所述上治具(522)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撞针(5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柱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奎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