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铆压转运平台,该铆压转运平台包括转盘和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多个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避位孔;所述治具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避位孔处,所述治具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的载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载体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避免转盘直接受到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压转运平台
本技术涉及铆压转运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铆压转运平台。
技术介绍
铆压转运平台是利用冲压机设备和专用连接模具通过一个瞬间强高压加工的机器,一般包括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多个治具、压合机构和用于支撑转盘的支撑机构。现有的铆压转运平台在铆压过程中,在转盘驱动治具移动至压合机构正下方时,支撑机构会对转盘进行支撑,然后即可利用压合机构对治具中的待铆压部件进行铆压。但是,由于压合的力量过大,转盘还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形变,从而影响铆压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压转运平台,旨在解决现有铆压方式会对转盘产生损伤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铆压转运平台,该铆压转运平台包括转盘和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多个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避位孔;所述治具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避位孔处,所述治具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的载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载体的弹性组件。优选地,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装在所述导向孔内导向柱。优选地,所述载体的顶部设置有可用于定位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导向孔的直径比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大0.3~0.7mm。优选地,所述载体的底部设置有可用于定位的定位柱。优选地,所述转盘包括安装台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台周向上的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上具有一个所述避位孔。优选地,所述铆压转运平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分度器,所述分度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分度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转盘的一侧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的抵接块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转盘一侧并用于固定待铆压部件的固定块。优选地,所述载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组件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并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柱和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并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载体的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孔外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转运平台,通过在转盘上设置避位孔,同时将载体滑动设置底座上,并利用弹性组件连接底座和载体,从而使载体在受到外力后穿过避位孔与预设在转盘下方的支撑部件抵接,从而有利于避免转盘直接受到压力,以此增加转盘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铆压转运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底座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载体和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铆压转运平台,可用于电池盖正负极处的铆压,如图1所示,该铆压转运平台包括转盘100和设置在所述转盘100上的多个治具200,所述转盘100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避位孔121;所述治具200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避位孔121处,所述治具2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100上的底座210、与所述底座210滑动连接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121的载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座210和载体220的弹性组件230。本实施例中,铆压转运平台包括转盘100和治具200,转盘100优选为一定厚度的圆形铝板,从而有利于降低转盘100的重量,同时转盘100上设置有多个避位孔121,且多个避位孔121围绕转盘100的周向呈环状布置,具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待铆压部件500进行设置,如待铆压部件500的组成零件较多,则可多设置避位孔121,以此在转盘100上多设置治具200。多个治具200一一对应设置在避位孔121处,且治具200包括设置在转盘100上的底座210、滑动设置在底座210上并可穿过避位孔121的载体220和分别连接底座210和载体220的弹性组件230。其中,底座210优选由两个相对布置在避位孔121周向上的块状体构成,当然,底座210也可为围绕避位孔121布置的环形块。载体220上设置有与待铆压部件500相适配的容纳腔,从而便于将待铆压部件500中的零件依次放置在容纳腔内,至于载体220与底座210滑动连接的方式以及弹性组件230的结构参照现有方式进行设置即可。在具体工作时,载体220受到外力后可使载体220的部分区域穿过避位孔121并与预设在转盘100下方的支撑部件抵接,以此对载体220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避免转盘100直接受到压力。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盘100上设置避位孔121,同时将载体220滑动设置底座210上,并利用弹性组件230连接底座210和载体220,从而使载体220在受外力后穿过避位孔121与预设在转盘100下方的支撑部件抵接,从而有利于避免转盘100直接受到压力,以此增加转盘100的使用寿命。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载体220与底座210滑动连接,优选载体220上设置有导向孔224,底座210上设置有导向柱211,且导向柱211插装在导向孔224内。其中,导向孔224和导向柱211的数量一致,本实施例中优选导向孔224和导向柱211均为四个,且导向孔224围绕载体220的周向布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对载体220与位于转盘下方的支撑部件抵接时进行定位,优选载体220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225,且定位柱225可插装在支撑部件上,从而有利于避免载体220与支撑部件抵接后产生滑动。其中,优选定位柱225的插装端呈球状或设置有倒角,至于定位柱22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定位柱225的数量为两个。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外部压合部件与载体220接触时进行定位,载体220上设置有定位孔226,从而有利于外部外部压合部件通过插装的方式进行定位,以此提高铆压的精度。其中,优选定位孔226的开口端也可设置为由内向外逐渐扩张的喇叭状,至于定位孔22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定位孔226的数量为四个。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导向孔224的直径可比导向柱211的直径略大,如0.3~0.7mm,优选为0.5mm,从而有利于消除治具200的安装误差,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外部压合部件通过插装的方式进行定位时,载体220可根据外部压合部件的位置调整自身的位置,从而达到铆压点精确定位的目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和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多个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避位孔;所述治具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避位孔处,所述治具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的载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载体的弹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和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多个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避位孔;所述治具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避位孔处,所述治具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可穿过所述避位孔的载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载体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装在所述导向孔内导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顶部设置有可用于定位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比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大0.3~0.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底部设置有可用于定位的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安装台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台周向上的扇形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丛林,刘钢,徐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