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下支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包括模座,所述模座的中部放置有减振器,所述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冲头导向孔,所述冲头导向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冲头,所述冲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开设有空室,所述空室设计成环形,所述空室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开口处正对着冲头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座的上方设置气缸,同时配合进油管和圆筒,来对冲头的表面进行涂抹润滑油,而在圆筒上开设空室和穿孔,则是起到了方便对冲头的表面均匀补充润滑油的效果,进而达到了减小冲头和冲头导向孔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减轻了冲头的磨损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下支架加工
,具体为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振器,而在把减振器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时,会需要在减振器下支架上打孔,而方便对减振器进行安装,但现有的一种对减振器下支架进行打孔的冲压模具,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其冲头与冲头导向孔之间经常摩擦,会导致冲头的损害,长时间的工作会减少冲头的工作寿命,进而会提高对减振器下支架进行打孔的成本,同时冲头裸露的位置处会有灰尘堆积,而灰尘会阻碍到冲头在冲头导向孔内壁中的移动,会降低冲头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具备可以减少冲头磨损情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孔模具其冲头容易磨损的问题。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包括模座,所述模座的中部放置有减振器,所述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冲头导向孔,所述冲头导向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冲头,所述冲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开设有空室,所述空室设计成环形,所述空室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开口处正对着冲头的表面,所述空室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远离空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注入有润滑油,所述气缸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和进油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模座的顶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靠近减振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所述气泵远离减振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通过气泵、吸气管和吸气罩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冲头裸露的位置处进行除尘的作用,进一步的减轻了冲头的磨损的情况。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出气管的表面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通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与气缸的顶端连通,所述气缸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块,通过通气管和活塞块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利用气泵来压缩气缸的作用,进而让气缸内部的润滑油可以加速喷出,来提高润滑的效果。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吸气管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棉布片,所述棉布片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盒,通过过滤箱和棉布片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利用湿润的棉布片对吸气管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的作用,而通过水管和水盒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棉布片进行补水的作用。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过滤箱的顶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水盒的底部通过支架设置有盖板的顶部,所述棉布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块,所述增重块的底部与过滤箱内壁的底面贴合,通过盖板和增重块的设置,则是起到了方便对面棉布片进行更换的作用。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模座的顶面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所述伸缩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吸气管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转杆和固定环的设置,则是起到了方便上下和左右转动吸气罩的作用,进而达到了多角度对冲头进行除尘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模座的上方设置气缸,同时配合进油管和圆筒,来对冲头的表面进行涂抹润滑油,而在圆筒上开设空室和穿孔,则是起到了方便对冲头的表面均匀补充润滑油的效果,进而达到了减小冲头和冲头导向孔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减轻了冲头的磨损情况。2、本技术通过气泵、吸气管和吸气罩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冲头裸露的位置处进行除尘的作用,进一步的减轻了冲头的磨损的情况,而通过通气管和活塞块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利用气泵来压缩气缸的作用,进而气缸内部的润滑油可以加速喷出,来提高润滑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座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座;2、减振器;3、冲头导向孔;4、冲头;5、圆筒;6、空室;7、穿孔;8、进油管;9、气缸;10、气泵;11、吸气管;12、吸气罩;13、出气管;14、通气管;15、活塞块;16、过滤箱;17、棉布片;18、水管;19、水盒;20、盖板;21、增重块;22、转杆;23、伸缩杆;24、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包括模座1,模座1的中部放置有减振器2,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冲头导向孔3,冲头导向孔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冲头4,冲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筒5,圆筒5的内部开设有空室6,空室6设计成环形,空室6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穿孔7,穿孔7的开口处正对着冲头4的表面,空室6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8,进油管8远离空室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气缸9的内部注入有润滑油,气缸9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口,进油口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通过在模座1的上方设置气缸9,同时配合进油管8和圆筒5,来对冲头4的表面进行涂抹润滑油,而在圆筒5上开设空室6和穿孔7,则是起到了方便对冲头4的表面均匀补充润滑油的效果,进而达到了减小冲头4和冲头导向孔3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减轻了冲头4的磨损情况。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模座1的顶面设置有气泵10,气泵10靠近减振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1,吸气管11远离气泵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12,气泵10远离减振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3,通过气泵10、吸气管11和吸气罩12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冲头4裸露的位置处进行除尘的作用,进一步的减轻了冲头4的磨损的情况。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出气管13的表面连通有通气管14,通气管14的表面设置有阀门,通气管14远离气泵10的一端与气缸9的顶端连通,气缸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块15,通过通气管14和活塞块15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利用气泵10来压缩气缸9的作用,进而让气缸9内部的润滑油可以加速喷出,来提高润滑的效果。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吸气管11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箱16,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棉布片17,棉布片17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水管18,水管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盒19,过滤箱16和棉布片17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利用湿润的棉布片17对吸气管11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的作用,而通过水管18和水盒19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棉布片17进行补水的作用。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过滤箱16的顶面活动连接有盖板20,水盒19的底部通过支架设置有盖板20的顶部,棉布片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重块21,增重块21的底部与过滤箱16内壁的底面贴合,通过盖板20和增重块21的设置,则是起到了方便对面棉布片17进行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包括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中部放置有减振器(2),所述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冲头导向孔(3),所述冲头导向孔(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冲头(4),所述冲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筒(5),所述圆筒(5)的内部开设有空室(6),所述空室(6)设计成环形,所述空室(6)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穿孔(7),所述穿孔(7)的开口处正对着冲头(4)的表面,所述空室(6)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远离空室(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内部注入有润滑油,所述气缸(9)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包括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中部放置有减振器(2),所述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冲头导向孔(3),所述冲头导向孔(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冲头(4),所述冲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筒(5),所述圆筒(5)的内部开设有空室(6),所述空室(6)设计成环形,所述空室(6)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穿孔(7),所述穿孔(7)的开口处正对着冲头(4)的表面,所述空室(6)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远离空室(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内部注入有润滑油,所述气缸(9)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顶面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靠近减振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1),所述吸气管(11)远离气泵(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罩(12),所述气泵(10)远离减振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下支架横向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3)的表面连通有通气管(14),所述通气管(14)的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孟,李升波,付宏阁,王英浩,李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淅川县林德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