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97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该传输及成型装置包括:纸板传输机构,纸板传输机构上安装有模切平台;模切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纸板传输机构相垂直且水平延伸的薄膜传输线,薄膜传输线的上方设置有薄膜张紧机构;纸板传输机构的上方位于薄膜张紧机构的下一道工序位置设置有第二模切刀,复合薄膜位于薄膜张紧机构和模切平台之间;薄膜张紧机构的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薄膜张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轴,薄膜张紧机构用于将复合薄膜的两侧牵引张紧。该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复合薄膜张贴在纸板上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型包装薄膜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一种将复合薄膜复合粘贴在纸板上的形式解决了很多包装问题,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将复合薄膜复合粘贴在纸板上的成型装置工作效率并不高,并且由于薄膜的特性,在加工中也存在难以张紧的问题,据调查复合成型的成品率在97%左右,非常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急需提供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能够具有良好的张紧复合薄膜的作用,并且能够快速的将复合薄膜粘贴在纸板上,以及形成流水线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该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复合薄膜张贴在纸板上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及成型装置包括:纸板传输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上安装有模切平台;所述模切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相垂直且水平延伸的薄膜传输线,所述薄膜传输线的上方设置有薄膜张紧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的上方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下一道工序位置设置有第二模切刀,复合薄膜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和所述模切平台之间;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薄膜张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轴,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用于将复合薄膜的两侧牵引张紧;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底部隐蔽式的设置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厚度小于纸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模切刀通过气缸驱动并能够自所述薄膜张紧机的底部伸出并对复合薄膜进行切断。优选地,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张紧平台,所述张紧平台上安装有气泵,所述张紧平台沿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张紧条;所述张紧条的底侧设置为与所述张紧平台底面平滑过渡的弧形,所述张紧条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所述气泵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张紧条的弧形侧面上形成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所述导气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张紧平台的底面设置有排气区域,所述排气区域内设置有网格状的沟槽,所述张紧平台的前后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沟槽连通。优选地,所述张紧平台的底面设置有一层加热面板。优选地,所述模切平台包括:支撑座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模切刀对应的模切槽。优选地,所述平台板设置为可拆卸的,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平台板为弧形,所述张紧平台的底面为与弧形的所述平台板相契合的弧形。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切刀通过液压缸驱动并能够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纸板传输机构包括:传动棍轴和套设于所述传统棍轴上的传输带,所述模切平台安装于所述传输带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将纸板放置在模切平台上,通过纸板传输机构将纸板传输至复合薄膜下方,通过驱动轴驱动薄膜张紧机构下移,使得薄膜张紧机构将复合薄膜绷紧,再继续下移使得复合薄膜压紧在纸板上,实现粘接,当然,纸板上需要预先刷有一层粘接剂,然后通过第一模切刀将复合薄膜裁切,薄膜张紧机构上移,裁切后的复合薄膜在薄膜传输线的作用下移动位置,使得薄膜张紧机构的下方重新形成完整的复合薄膜,同时,纸板传输机构朝向第二模切刀的方向移动,对粘贴有复合薄膜的纸板进行裁切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传输及成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薄膜张紧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仰视角度示意图;图3是传输及成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输带2传动棍轴3支撑座4平台板5模切槽6复合薄膜7驱动轴8连接管9气泵10导气孔11第二模切刀12液压缸13条形槽14加热面板15张紧平台16排气口17张紧条18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3所示的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及成型装置包括:纸板传输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上安装有模切平台;所述模切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相垂直且水平延伸的薄膜传输线,所述薄膜传输线的上方设置有薄膜张紧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的上方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下一道工序位置设置有第二模切刀11,复合薄膜6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和所述模切平台之间;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薄膜张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轴7,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用于将复合薄膜6的两侧牵引张紧;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底部隐蔽式的设置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厚度小于纸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模切刀通过气缸驱动并能够自所述薄膜张紧机的底部伸出并对复合薄膜6进行切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首先将纸板放置在模切平台上,通过纸板传输机构将纸板传输至复合薄膜6下方,通过驱动轴7驱动薄膜张紧机构下移,使得薄膜张紧机构将复合薄膜6绷紧,再继续下移使得复合薄膜6压紧在纸板上,实现粘接,当然,纸板上需要预先刷有一层粘接剂,然后通过第一模切刀将复合薄膜6裁切,薄膜张紧机构上移,裁切后的复合薄膜6在薄膜传输线的作用下移动位置,使得薄膜张紧机构的下方重新形成完整的复合薄膜6,同时,纸板传输机构朝向第二模切刀11的方向移动,对粘贴有复合薄膜6的纸板进行裁切成型。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薄膜张紧机构,优选地,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7连接的张紧平台15,所述张紧平台15上安装有气泵9,所述张紧平台15沿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张紧条17;所述张紧条17的底侧设置为与所述张紧平台15底面平滑过渡的弧形,所述张紧条17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气孔10,所述导气孔10与所述气泵9之间通过连接管8连接,所述张紧条17的弧形侧面上形成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与所述导气孔10相连通。首先,复合薄膜6在薄膜传输线上被前后张紧,通过两个张紧条17的作用实现对复合薄膜6的左右张紧,具体的通过两侧设置的多个条形槽13在气泵9的作用下形成的负压作用将复合薄膜6的左右两侧牵引在对应的条形槽13内实现张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张紧平台15的底面与复合薄膜6之间产生空气难以排除,影响张紧效果,优选地,所述张紧平台15的底面设置有排气区域,所述排气区域内设置有网格状的沟槽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及成型装置包括:纸板传输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上安装有模切平台;/n所述模切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相垂直且水平延伸的薄膜传输线,所述薄膜传输线的上方设置有薄膜张紧机构;/n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的上方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下一道工序位置设置有第二模切刀(11),复合薄膜(6)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和所述模切平台之间;/n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薄膜张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轴(7),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用于将复合薄膜(6)的两侧牵引张紧;/n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底部隐蔽式的设置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厚度小于纸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模切刀通过气缸驱动并能够自所述薄膜张紧机的底部伸出并对复合薄膜(6)进行切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及成型装置包括:纸板传输机构,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上安装有模切平台;
所述模切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相垂直且水平延伸的薄膜传输线,所述薄膜传输线的上方设置有薄膜张紧机构;
所述纸板传输机构的上方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下一道工序位置设置有第二模切刀(11),复合薄膜(6)位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和所述模切平台之间;
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薄膜张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轴(7),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用于将复合薄膜(6)的两侧牵引张紧;
所述薄膜张紧机构的底部隐蔽式的设置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的厚度小于纸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模切刀通过气缸驱动并能够自所述薄膜张紧机的底部伸出并对复合薄膜(6)进行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包装薄膜的传输及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7)连接的张紧平台(15),所述张紧平台(15)上安装有气泵(9),所述张紧平台(15)沿所述纸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张紧条(17);
所述张紧条(17)的底侧设置为与所述张紧平台(15)底面平滑过渡的弧形,所述张紧条(17)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气孔(10),所述导气孔(10)与所述气泵(9)之间通过连接管(8)连接,所述张紧条(17)的弧形侧面上形成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与所述导气孔(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谋肖传芳开亚骏张雪峰徐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